说起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嘞,时间可真不短了。要说这事儿呀,还得往回倒腾。最早呢,这“小康社会”这个词儿是邓小平老爷子在1979年提出来的。那时候咱国家刚刚改革开放,还没啥钱,邓老爷子当时见日本首相,就琢磨着说,咱们中国呢,也得奔个“小康”,就是大家都吃得饱、穿得暖,不用饿肚子。那会儿目标不高,先达到小康。
可是后来呢,这一晃到了2000年,咱们国家是发展得快了些,可离那种人人小康还远着呢。到2002年11月,咱们党的十六大上,就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这回跟以前不一样喽,不是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是想办法让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东南西北都能富起来。
小康社会提出来的历程
邓小平那个时候,70年代末80年代初吧,他就想着,咱们国家这老百姓苦了那么多年,是不是也该享福享福了。他讲小康社会的时候呀,就是指那个时候的理想,觉得到了20世纪末,争取让大家都能过上小日子,不用饿肚子,吃穿不愁。邓老爷子这话提出来以后呢,咱们国家就一步步向着小康的目标努力。
到了2000年呢,国家又开了个十五届五中全会,这会儿就更明确了,小康社会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而是要在新世纪头20年内,大家伙都过上小康的日子,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2002年11月的党的十六大,这才正式说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让中国老百姓都能吃得好、住得好、活得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那2002年党的十六大呀,提出了一个很具体的目标,要让咱们在21世纪前20年也就是到2020年,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啥叫全面小康呢?就是不仅要富,还要全方位地好起来,比如说乡村城市都得发展、东部西部都得顾上、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都得丰富。再后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强调了这个目标,说得把全面小康搞成真真正正的样子,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
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
- 收入要增加:以前我们国家人均收入低,吃饱饭都困难。到了全面小康阶段,就要求大家收入都涨上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 教育要提高:小康了,不光是吃饱穿暖,还要孩子有学上,教育水平也得跟上去。
- 健康要保障:小康社会里,医疗条件也得好,老百姓有病能看病,有医有保,安心过日子。
- 环境要改善:以前环境破坏严重,空气水土都不好,全面小康得让环境也变好,大家生活才舒心。
这样一来呀,小康社会可就不仅仅是收入问题了,而是全方面的提升,大家都得过得好,方方面面都得顾到。2012年以后,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新目标,要让小康更加实在,让生活更加有质量。所以咱国家也开始重点关注这些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把大家都带上致富的路。
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嘞,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咱国家这么大,人多地广,有钱的地儿和穷的地方相差还挺大,发展不平衡。党的十六大就明确指出这个问题,要把西部、中部这些发展慢的地方也带起来,不光让东南沿海富了,还得照顾到所有人。再就是教育、医疗、住房,这些事也都得抓起来,让大家的生活水准一天天往上提。
所以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事儿从2002年提出来到2020年实现,可是国家一步步、年年抓着不放的。从脱贫攻坚到振兴乡村,从发展教育到改善环境,都是围着小康转的。到了2020年,我们国家也真就实现了这个全面小康目标,老百姓生活条件有了大变化。现在大家出门有车,住的房子宽敞,孩子上学方便,生活水平比以前可是不止好了一星半点。
结语
总的来说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咱们国家几代人的心血换来的。这个目标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花了20年,大家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就实现了。现在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不容易。小康社会嘞,真的是让我们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这日子也才越过越红火,咱们每个人都得好好珍惜。
Tags:[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提出时间, 小康社会目标, 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