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将传方块英雄,库页岛萨哈林岛桦太岛的历史归属是如何的?
地理库页岛地理库页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河)出海口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与日本北海道相对。南北长达984公里,东西宽6-160公里,面积7.64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势较低,中南部多山,最高点海拔1609米。岛上富有森林、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渔业资源发达。由于该岛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因此地震频繁。
气候库页岛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六个月,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19℃至-24℃之间,较北方的地区气温可低到-40℃。若干港口长期冰封。北部封冻达八个月之久。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
冰河时期冰河时期的库页岛与大陆相连。岛上原住民是以爱努族和尼夫赫人,以及以赫哲族和鄂伦春族为代表的通古斯人,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元朝之前640年:岛上原住民向唐朝朝贡。12世纪:库页岛属于金朝管辖。
元朝1264年:蒙古帝国派3,000大军攻占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贡。1284年:骨嵬反元。1285年:元朝在奴儿干地方设置东征元帅府,随后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管理。1308年:骨嵬向元朝降伏,并每年缴纳毛皮税,以海东青、貂鼠、水獭、海豹皮等为贡献。1368年:元朝灭亡,蒙古统治者败走漠北,失去了对此岛的控制。
明朝1412年:明朝征服苦兀,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隶属于奴尔干都司。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黑龙江下游以及库页岛等地区,明朝政府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在当地建立永宁寺,并树立永宁寺碑,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了库页岛。1430年:明宣宗派都指挥康旺、王肇舟、佟答敕哈等人前往奴儿干都司,抚恤军民。
清朝1616年:根据魏源所著《圣武记》记载,“清太祖遣兵四百收濒海散各部,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库页内附,岁贡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清朝建立后,库页岛先被划归宁古塔副都统管理;1715年后,又归三姓副都统管辖。岛上居民需每年到黑龙江下游的普禄乡向清廷进贡貂皮。1635年:江户幕府松前藩藩主松前公广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此后又于1650年、1689年、1700年先后派家臣巡视该岛。1644年:松前藩绘制全国地图《正保御国绘图》时,首次将北海道与库页岛等原住民居住地纳为日本领土。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并开始与当地爱努族居民进行贸易。1689年:清朝与沙皇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但当时俄国人并不知晓库页岛的存在。1709年:康熙帝派遣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耶稣会士得知有一大岛,翌年第二支由满人组成的测量队成功地横渡鞑靼海峡到了库页岛。1738年至1739年:探索日本航线的沙俄中尉什潘别尔克从虾夷人处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1742年:俄国探险者舍利京克勘探了几近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令沙俄意识到该岛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性。1783年至1787年:法国航海家拉彼鲁兹对黑龙江口和库页岛进行了勘察其间发现了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1785年:江户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铁五郎等5人及随从人员分两路勘察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得出结论:“库页岛的北部是隶属于中国清朝的”。
日俄领土争夺时代1799年:沙皇俄国批准成立俄美公司,其任务是巩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区的领土以及夺取黑龙江口、库页岛地区。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军官赫沃斯托夫的舰队在库页岛南端的久春古丹袭击了松前藩藩主的税务所,焚烧仓库,并宣布将库页岛收归俄国所有。次年,江户幕府派远山景晋赶赴库页岛,将库页岛收归幕府直辖,又命令仙台、会津两藩派兵驻守库页岛,直到1814年才将对该岛的管辖权交还松前藩。1808年:江户幕府发布“俄船驱逐令”,指令沿海各地,“今后无论在何处海面发现俄船,应即严加驱逐,如敢靠岸,应迅即逮捕或处死”。同年,江户幕府相继派遣最上德内、松田传十郎、间宫林藏到库页岛勘察,初步得出库页岛是一个岛屿的结论。松田传十郎在桦太最西端建立“大日本国国境”之国境标。1809年:间宫林藏再次勘察库页岛,并沿黑龙江溯流而上,访问了清朝在黑龙江下游德楞设立的地方政府。由此,日本人第一次确切地得知库页岛是一个岛屿,将之命名为“北虾夷”。1850年8月1日:涅维尔斯科伊到达库页岛北部的库艾格达岬,升起俄国国旗,宣布:“现在阿穆尔河口、萨哈林和鞑靼海峡沿岸地带已纳入俄国版图,它们不可侵犯并受到武力保护”。1853年4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俄美公司占领库页岛,并命令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西两岸各建立一个哨所。同年8月,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岸登陆,建立了以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命名的哨所,并宣布库页岛主权为俄国所有。1852年5月:沙俄远东政策委员会派普提雅廷为代表赴日进行谈判。1855年2月7日,日俄双方在伊豆下田签订《日俄和亲通好条约》,规定“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以南归日本领有,以北为俄国领有;库页岛维持原状,不另定国界”。1854年:忙于克里米亚战争的沙俄暂时从库页岛撤军。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趁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1856年派兵重占库页岛,并将该岛划归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直辖。1859年8月:沙俄远东总督姆拉维约夫率9艘军舰抵达日本,提出以北纬48°线划界,库页岛整体为沙皇俄国所有,江户幕府予以拒绝。1860年11月14日:鸦片战争后,清廷走向衰落。在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后,沙俄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于俄国。1862年:江户幕府派竹内保德使团赴圣彼得堡进行谈判,并提出以北纬50°线划分日俄边界,而俄方坚持以北纬48°线为界,谈判未获成功。1866年:江户幕府再次派遣箱馆奉行小出秀实赴俄谈判。1867年3月30日,日俄双方签订《日俄桦太岛假规则》,其中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允许日本渔民在库页岛居住;两国国界仍以北纬48°线为界,继续保持原来的杂居状态。
沙俄管治期间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俄国把千岛列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不再宣示对本岛的权利。日本宣布完全放弃本岛的领有权,全岛归由沙俄管治。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军全面占领本岛(桦太之战)。南北分治时期1905年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俄国需割让本岛北纬50度以南的领土与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1907年3月15日:桦太民政署升格成为桦太厅。1908年3月31日:日本内务省发出告示《桦太地名改正》,指示地名的日本语式汉字表记的转变。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立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1915年6月26日:日本发表《勅令第101號樺太ノ郡町村編制ニ關スル件》,在南桦太设立17郡4町58村。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时,再次向西伯利亚出兵,并占领本岛北部,直到1925年1月24日,在北京签订了《日苏基本条约》(也称日苏北京条约),日本才撤兵,两国建交,但苏联依照条约把北库页岛的石油开采与煤炭开采权限让渡给日本45年。即“北库页岛利权”。由日本五大企业巨头成立辛迪加“北辰会”开采。1929年:日本设置拓务省,“桦太厅”编入拓务省。1929年3月26日:桦太町村制进行公示,町村开始自治制。1941年4月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前的谈判中,苏联要求日本书面承诺在数月内放弃“北库页岛利权”。随后苏德战争爆发,日本未履行承诺。1943年日本战局不利,为防止苏联放弃中立,日本主动要求与苏联谈判放弃“北库页岛利权”,1944年3月30日双方签署议定书,北库页的日方企业资产作价500万卢布,并于随后5年每年提供5万吨石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11月1日:日本拓务省与其他省厅因为一元化计划而合并成为大东亚省。桦太厅改为隶属于内务省之下。1943年4月1日:桦太编入内地,属于北海地方。1945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进攻库页岛,于8月28日全面控制本岛。
战后
1946年2月2日:苏联发表宣言,宣布占有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又在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建立南萨哈林州。
1947年1月2日:苏联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并改由联邦直接管辖。
1951年9月8日:日本旧金山和会上发表宣言,宣布全面放弃对千岛群岛、1905年9月5日获得之库页岛(南桦太)部分,以及邻近各岛屿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
1983年9月1日:大韩航空007号班机在库页岛西南方的公海被苏联国土防空军的Su-15拦截机击落,导致269人死亡。
补充资料:
现存可证实中国最早管理两块碑:一为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的《永宁寺记》,一为宣德八年(1433年)的《重建永宁寺记》,均系明朝宦官亦失哈奉旨巡视奴儿干都司时竖立的。永宁寺碑是明朝政府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实行管辖的物证,也是研究明代东北的重要史料。清末曹廷杰重新发现永宁寺碑并将碑文拓下,使其得以流传于世;而这两块石碑则被俄国拆除并运往海参崴。
详细介绍:
永乐七年(1409),中国明朝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的最高军政机构。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明成祖朱棣以女真族宦官亦失哈为钦差太监,派他前往奴儿干都司巡视,宣谕抚慰当地人民。永乐十一年(1413),当亦失哈第三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在奴儿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佛寺——永宁寺。为了纪念永宁寺的修筑,亦失哈又竖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永宁寺记》碑文,记录了建立奴儿干都司的史实及亦失哈前两次巡视的过程。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九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见永宁寺已毁,便在第二年重建了永宁寺,并又立一块碑,铭刻《重建永宁寺记》碑文,以记其事。这两通碑被合称为“永宁寺碑”。
后代湮没
亦失哈在宣德八年(1433年)第十次巡视奴儿干并重建永宁寺、立《重建永宁寺记》碑以后,就再也没有明朝官方人员巡视奴儿干的记载了,而奴儿干都司也在正统年间撤废(其所辖卫所仍属明朝)。永宁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倾圮了(这座寺庙的建筑遗迹历经俄国人多次毁坏,直到1918年还能看见,之后才毁坏得无影无踪),但两块永宁寺碑却一直矗立在黑龙江岸的悬崖之上。自17世纪以后,中外史料就陆续出现关于永宁寺碑的记录。清朝时期,奴儿干故地隶属吉林将军管辖。清朝康熙初年绘制的满文注释地图《胡尔哈入海图》和清初人杨宾的《柳边纪略》是目前所知关于永宁寺碑的最早文献记录。但是由于满清统治者一心掩盖其祖先臣属明朝的事实,坚持认为明朝疆域“东尽于开原、铁岭”,并且在其主持编修的《明史》中也没有奴儿干都司的记录。所以清朝时期奴儿干都司不为人知,而关于永宁寺碑的记录和考察更是接近于空白了。
外国记录
这一时期,外国人也有不少关于永宁寺碑的记录。1808年,日本人间宫林藏奉德川幕府之命在进入黑龙江流域“探险”时,曾见到这两块碑,并写入他著的《东鞑纪行》一书中。他这样描述道:“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 ,可见明朝的永宁寺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非常深远。但由于他是在船上遥看的,所以没有对这两块碑有仔细观察。
俄国人最早知道永宁寺碑是在1676年,当时俄国来华使节尼古拉·斯帕法里根据哥萨克的传说,留下简单的记录:“二十年前,在阿穆尔河上和阿穆尔河口同中国人打过仗的我们的哥萨克人告诉我们,沿河上溯两天路程,有
曹廷杰所拓永宁寺碑拓片
一个悬崖上平整出来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个逾二十普特的中国吊钟。在那里,他们在三个地方发现有铭刻汉文的石碑。当地居民告诉我们:古时候有一个中国皇帝从海路来到了阿穆尔河,并且在那里留下了这个碑刻和钟作为纪念和标志。”
19世纪中叶以后,沙俄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1860年,俄国透过《北京条约》霸占了黑龙江、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永宁寺碑从此沦落异域。此后俄国人又对永宁寺碑不断进行记录和考察。
18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律师、驻俄国商务代办佩里·麦克多诺·柯林斯横越西伯利亚,由黑龙江河源顺流而下,直至黑龙江口进行考察,1860年发表了《阿穆尔河纪行》一书,其中对永宁寺碑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这样写道:“这些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永宁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怀有一种神圣、持久和强烈的信仰,这种木片制成的花朵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献礼,还可能加上一头牲畜作为向这个地方的神抵赎罪的牺牲。” 亦可见永宁寺碑对当地居民的巨大影响。
1861年,英国人拉文斯坦发表了《俄国人在黑龙江上》一书,对永宁寺碑的历史遗迹做过简明介绍:“在阿姆贡河(即亨滚河)口附近的黑龙江左岸屹立着一处高达百英尺的断崖,在其顶上发现有古刹的碑、塔二三处和其他遗物。碑石之一立于距绝壁大约二步远的地方,碑高五英尺。另一碑的碑座是花岗岩,碑身是纹理鲜明的灰色大理石。此二碑刻有铭文,记载着在此处建造寺庙之缘由。”
重现于世
1885年,中国学者曹廷杰奉吉林将军希元之命,到黑龙江东岸调查,也看到这两块碑,并拓下了碑文。他对永宁寺碑的考察在他的著作《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曹廷杰还根据碑文,首次确认这是中国明朝的永宁寺碑,并明确指出了这是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时所立的石碑。这是历史上对永宁寺碑的第一次详细考察,并揭开了永宁寺碑和明代东北疆域的真相,碑文亦从此流传于世,并得到了重视。
1904年,沙皇俄国将两块永宁寺碑拆除搬走,转移到海参崴的博物馆中,他们还将永宁寺附近遗迹(如石经幢、八角塔)等全部毁坏。现在两块碑仍在海参崴,由于保存条件不佳(其中一碑甚至露天存放),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
二碑全文
注:方框是已腐蚀不知内容的碑文。
永宁寺记
永乐碑
永乐碑
伏闻天之德高明,故能覆帱;地之德博厚,故能持载;圣人之德神圣,故能悦近而服远,博施而济众。洪惟我朝统一以来,天下太平五十年矣。九夷八蛮,梯山航海,骈肩接踵,稽颡于阙庭之下者,民莫枚举。惟东北奴儿干国,道在三译之表,其民曰吉列迷及诸种野人杂居焉。皆闻风慕化,未能自至。况其地不生五谷,不产布帛,畜养惟狗。或野□□□□□□□□□物,或以捕鱼为业,食肉而衣皮,好弓矢。诸般衣食之艰,不胜为言。是以皇帝敕使三至其国,招安抚慰,□□安矣。圣心以民安而未善,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昔辽、金畴民安故业,皆相庆曰:“□□今日复见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余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赐以衣服,赏以布、钞,大赉而还。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
十年冬,天子复命内官亦失哈等载至其国。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皆踊跃欢忻,无一人梗化不率者。上复以金银等物为择地而建寺,柔化斯民,使知敬顺□□□相□之□。十一年秋,卜奴儿干西有站满径,站之左山高而秀丽,先是已建观音堂于其上,今造寺塑佛,形势优雅,粲然可观。国之老幼,远近济济争趋□□高□□□□□威灵,永无厉疫而安宁矣。既而曰:“亘古以来,未闻若斯,圣朝天□民之□□□上忻下至,吾子子孙孙,世世臣服,永无异意矣!”以斯观之,万方之外,率土之民,不饥不寒,欢忻感戴难矣。尧舜之治,天率烝民,不过九州之内。今我□□□□□□□□□,蛮夷戎狄,不假兵威,莫不朝贡内属。《中庸》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正谓我朝盛德无极,至诚无息,与天同体。斯无尚也!无盛也!故为文以记,庶万年不朽云尔。
永乐十一年九月廿二日立。
钦差内官:亦失哈 成昌盛 张童儿 张定安
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张旺
抚总正千户:王迷失帖 王木哈里
玄城卫指挥:失秃鲁苦 弟秃花哈 妻叭嘛
指挥:彻里 □□ 王谨
弗提卫指挥佥事:秃称哈 母小彦同男弗提卫千户纳兰(以下不明)
千户:吴者因帖木儿 宁□ 马兀良哈 朱诚 王五十六 □□ 黄武 王□君 □(以下不明)
百户:高中 刘官永奴 孙□ □得试 奴□□ 李敬 刘赛因不花 傅□ □□里帖□ 韩□ 张甫 金□ □原 高迁 叶胜 □□(以下不明) 赵锁古奴 王官音保 王阿哈纳 崔三 鬼三 □□ 康速合 阿卜哈 哈赤白 李道安 □道 闫三
总旗:李速右(以下不明)
所镇抚:王溥 戴得贤 宋不花 王速不哈 李海赤 高歹都 李均美
都事:席□
医士:陈恭 郭□ 总吏:黄显 费□
监造:千户金双顶 撰碑记:行人铜台邢枢 书丹:宁宪 书蒙古字:阿鲁不花 书女真字:康安 钻字匠:罗泰安
来降快活城安乐州千户:王儿卜 木答兀 卜里哈卫镇抚:阿古里 阿剌卜 百户:阿剌帖木□纳 所镇抚:赛因塔 把秃不花 付里住 火罗孙
自在州千户:□剌□哈弗□的 阿里哥出 百户:满秃
木匠作头:石不哥儿 金卯白 揭英 妆塑匠:方善庆 宋福 漆匠:李八回 □匠 黄三儿 史信郎 烧砖瓦窑匠:总旗熊闰 军人张猪弟 泥水匠:王六十 张察罕帖木
都指挥同知:康旺 都指挥佥事:王肇舟 佟答剌哈 经历:刘兴 吏:刘妙胜
重建永宁寺记
宣德碑
宣德碑
惟天之高覆,四时行,万物生焉;地之厚载,二气合没,万物育焉;圣人之至德,五常明,万姓归焉。故尧舜仁昭而□□□所化□,无为而治,后世□闻□者,恭惟我圣朝布德施惠,□而愈明,天下归服,隆盛久矣。是以蛮夷戎狄,闻风向化而朝□贡者,络绎不绝。惟奴儿干国远□□之表,道万余里,人有女直或野人、吉列迷、苦夷,非重译莫晓其言,非威武莫服其心,非乘舟难至其地,非□□难处其居,风俗之异,弗能备举。洪武间,遣使至其国而未通;永乐中,上命内官亦失哈等□,锐驾大航,五至其国,抚谕慰安,设奴儿干都司。其官僚抚恤,斯民归化,遂捕海青方物朝贡。上嘉其来,赐爵给赏,劳慰还之。朝廷尤虑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十一年秋,择地满径之左,创寺塑佛,曰永宁寺。国民所观,忻然皆曰:“我地亘古以来,未有□此□□也!”宣德初,复遣太监亦失哈部众再至,以当念圣天子与天同体,明如日月,仁德之大,恩泽之渥,谕抚之其民悦服。且整饰佛寺,大会而还。
七年,上命太监亦失哈同都指挥康政率官军二千,巨舡五十再至。民皆如故,独永宁寺破毁,基址有焉。究□之,其□人吉列迷毁寺者,绵悚惧战栗,尤之以戮。而太监亦失哈等体皇上好生柔远之意,特加宽恕。斯民谒者,仍宴以酒食,给以布物,愈抚恤。于是人无老少,踊跃欢忻,咸啧啧曰:“天朝有仁德之君,乃有启处之方,我属无患矣!”时众议西郭仍建原寺,敢不复治。遂委官重造,命工塑佛,不劳而毕,华丽典雅复胜于先。国人无远近。皆来顿首,谢曰:“我等臣服,永无疑矣!”以斯观之,此我圣朝聪明德博,道高尧舜,存心于天下,加惠于穷民,使八方四裔、多士万姓无一饥寒者。太监亦失哈、都指挥康政尤能宽仁厚恕,政治普化,服安蛮夷,懿欤尚矣!伟欤懋哉!正谓圣主布德施惠,非求报于百姓也;郊望褅尝,非求报于鬼神也。山致其高,云雨兴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德,而福禄归焉。是故有阴德,必有阳报;有隐行,必有昭名,此之谓也。故为文记,万世不朽云。
大明宣德八年癸丑岁季春朔日立 钦差都知监太监亦失哈 御马监左少监三命内官范桂 □□ 阮落 □蓝 阮通 给事中□旦 辽东都司都指挥康政 指军高勖 崔源 高□李□(以下不明) 金宝 金□ 崔越(以下不明) 高□ □□ 马旺 黄督 马□(中间不明) 医士□□(以下不明) □□ 王□ □□ □春 陆□(以下不明) 海西□□等卫指挥 木答兀哈 弗家奴 李希塔 木兀花□ □□□剌木兀哈(以下不明) (以上不明)周□ □□ 金海 王全 □□ 群英□□ 通事百户康安 书丹□□张竞 画匠□升 孙义 木匠 □成 石匠 □□ 余海 泥水匠□□ 铁匠雷遇春(以下不明) □□□都指军康福 王肇舟 佟胜 经历孙□ 吏刘观
过百粉后的友友们收益如何呢?
不管怎么样,不管收益多少,我的感受就是每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一下对每个问题看法,就知足了,人这一辈子快快乐乐也是一天,如果每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我想还是要开心快乐每一天!
小学二年级怎么正确引导孩子?
题主你好,孩子上二年级,喜欢吃,不喜欢学习,这种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出现过的,爱吃爱玩都是天性使然,孩子不喜欢学习主要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缺少学习动力和目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肯定很焦虑,家长应该先进行多角度分析,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慢慢改进现在的学习问题。
首先我们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剖析:
①孩子二年级,喜欢吃,不愿学习,二年级的孩子明显的心智还比较幼稚,对吃喝玩乐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学习的兴趣。
②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最大可能就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没有目的性,缺乏学习的动力。
③在孩子不愿意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可能主要以讲大道理为主,但是由于沟通方式的问题,孩子似乎并不买账。
④孩子缺少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应该也是受到一些家庭因素的影响。
⑤孩子喜欢吃,很大原因上是家长不停的满足孩子对吃的各种欲望,家长定是有求必应,无条件满足,养成了孩子喜欢吃的习惯。
以上几点分析家长可以对号入座一下,是否与上述分析原因相对应。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就是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希望能帮助你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学生,抓住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我给你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
建议之一: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受挫教育”,让孩子“吃苦”家长可能会说:和平年代孩子哪有什么苦可以吃,现在连农村的孩子都比较幸福,总不能把孩子扔山沟里去吧?所谓的吃苦,并不是要像过去那样,吃不饱,穿不暖才叫吃苦,新时代有新时代的苦可以吃。
1.不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求必应
我带过的学生中,我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你采用积分制奖励,集齐多少分值之后,可以兑换什么奖励,有些孩子就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才不稀罕呢,回家我让我爸我妈给我买一个比这还好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满口答应,从来不会说:不!让孩子缺少了动力,只有自己开口就能得到,我为什么还要努力。所以家长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孩子什么要求都无条件答应,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习惯,肯定缺少 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目的。
2.“饥饿教育”,不要心疼,让孩子饿一饿、哭一哭
先来讲一个案例吧,依然是我一个学生,男生,五年级,喜欢哭,尤其是写作业的时候,特别爱哭,一次让他做作业,不愿意,然后在那哭,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就告诉他:先哭吧,哭完再写,后来哭了很久也算把作业写完了,这样的事情连着出现了几次之后,这个孩子你再留他写作业,居然不哭了,也温顺多了。
看到孩子一哭,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心疼,第二反应就是赶快满足孩子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会发现原来哭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哭就成了孩子要挟家长的“武器”,屡试不爽。家长要敢于让孩子哭一哭,饿一饿,胳膊始终是拧不过大腿的,不要对孩子妥协,既然孩子喜欢吃,吃应该成为家长管束孩子的“武器”,而不是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借口。
3.家长要有原则,让孩子知道你的底线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校有校规,家有家规,处处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红线,不可触碰。有些家长在家里,对孩子是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的底线,美其名曰是爱孩子,实则是害孩子。
无论何时何地,家长都有坚守自己的底线,一旦孩子触碰了底线就要让孩子“吃苦头”,一旦吃到苦头,孩子才不会越规,也不敢越规,家长才能约束孩子,管住孩子。
小结:慈母多败儿,有远见的父母都比较狠心,家长对孩子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一味心疼,要敢于让孩子吃苦,触动孩子的灵魂,让孩子有受挫感,才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建议之二:做好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心理学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对人物评价和自我评价大多数是重复父母或老师具有威严性的评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1.父母做好榜样,当好第一任老师
有句话是:有什么样子的父母就有什么样子的孩子,父母是原版,孩子是复印件。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必须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父母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学习习惯,首先自己要做到做事不拖拉,当天事当天做,让孩子无形中受到影响。
2.为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
生活中我们经常 会 看到这样的父母,回到家中,躺在床上自己玩手机、刷视频,孩子凑过来,要么一脚踹开,要么喊半天不搭理,孩子一个人无所适从,一个人自嗨。孩子在父母眼中成了透明人,学习不学习也不关心,漠不关心。
回到家长,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放下手机,关掉电脑,除了陪孩子写作业,同时也应该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学习,陪孩子读书,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中获得欢乐,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和孩子用心交流 ,知道孩子对学习的内心真实想法
家长不要轻易斥责孩子学习拖拉、不主动、贪玩,家庭中和孩子进行民主交流,和孩子一起总结一段时间内的得与失以及要努力的方向,彼此交流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建议,让孩子畅所欲言。
小结:父母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充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心灵伙伴,和孩子一起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议之三: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做一个有态度而又积极主动的家长家长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老师对孩子的态度。
1.向孩子的同学、朋友、老师了解孩子的优点
生活中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有一点小问题,就把问题无限放大化,就一味的批评指责,教育,一叶障目,把孩子别的优点都忽略不计抓住缺点不放,非要触碰孩子的“逆鳞”,使得孩子用不愿意学习甚至厌学来做抵抗,得不偿失。
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孩子都比较单纯,更没有心眼,爱说真话,家长可以从孩子的朋友圈获得孩子更多的信息。
比如,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良好表现的地方,再结合孩子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扬长避短,建立起孩子对文化课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上的成就感。
2.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询问当天学习情况和课后作业
我们有一个家长,孩子非常大调皮,不爱学习,上课老是乱跑,自己不学习还影响他人,家庭作业也不能完成,甚至不交,给家长反映,家长除了说回家让孩子爸爸揍孩子一顿,就再也没有别的,到后来让这位家长过来,直接是各种借口不能来,见一面都难。
作为家长,明知道自己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应该积极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以及每天的作业情况,以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与问题和老师协商帮助策略。例如,针对孩子的情况,请老师设计辅导方案,循序渐进保证孩子“当天事当天,当天学当天会”。
3.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①当孩子不会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指导,告诉孩子思路,让孩子切入思考。
②当看到孩子停顿或者开小差的时候,询问一下原因,借机看一下孩子的作业进行程度。
③当孩子问你问题,先审一下题目,如果简单就假装自己不会,佯装思考,让孩子一起思考。
④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思考,先听听孩子的理解和想法,再一起解决。
当孩子表现好,出现明显进步的时候,一定要提出表扬,不要吝惜你的语言,给出肯定和鼓励。比如:(1)努力程度(2)按时完成作业(3)作业完成质量好。鼓励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状态。
小结:作为家长,一定要做一个积极主动,阳光行动力强的家长,多和孩子交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摆脱不愿意学习的纠缠。
总结:二年级的孩子,当然还是要以养习惯为主,要想学习先养习惯,孩子不愿意学习,家长就要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可以终身受用。
至于家长说的孩子愿意吃,先谈学习再说吃,学习不完成任务,是没得吃的,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目的。
我是“丝雨润春风”,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酒吧里那种完全透明和纯粹的冰块?
一入夏就开始囤酒水饮料,
还有冰块。
可乐雪碧苏打水,光是冰镇还不够,
要加了冰块才过瘾。
若是来个轰趴,调几杯鸡尾酒,
更要备好大量冰块。
Part 1
冰块哪里来?
最省事的,是去买袋食用冰块丢进冰箱冷冻,用时敲一些出来,洗去冰霜和冰碴,就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但是买来的冰块通常比较小,还有可能是中空的,化水很快。而且,大部分超市都不卖。
所以,还是自己制冰最靠谱。
家用冰箱通常自带冰格,但不够用,最好买个PP或者硅胶材质的模具,根据需要选择大小和形状。
图片来自网络
冰格冻出来的冰块,不可避免会出现白雾和气泡,看上去不通透,化水也快。
若想做出晶莹剔透、可以用来调酒的冰块,只能自制分切。
所谓分切,就是冻一大块,再把白雾和气泡的部分切掉。
看上去简单,做起来不易。
Part 2
自制冰块为何有白雾和气泡?
因为水中溶解有空气。
自己冻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通常会从外向内凝固,在外侧已经冻结实的时候,内侧还包覆着一部分空气和水。温度下降时,空气会变成气泡向外逃逸,如果外面已经冻成冰块,就无法逃出,最后凝结的这部分冰块,就会出现大量白雾和气泡。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降低水中溶解的空气量,并让更多的气泡在结冰前就跑出去。
Part 3
如何冻出晶莹剔透的冰块?
Step1. 准备水和容器
最好用蒸馏水或纯净水,不要用矿泉水,更不要用自来水。
矿泉水和自来水容易有别样的风味……
容器最好是密闭性好的大号保鲜盒,不要用玻璃盒。
水结成冰的过程中体积会膨胀,玻璃容器刚性强,冰容易被挤出裂缝,不利于后面切割。
Step2. 烧开水并放凉
把水烧开,放至室温,倒进保鲜盒,放入冰箱冷藏室降温。
烧水的目的,是让水沸腾时产生的上升气泡带走一部分空气。不嫌麻烦的话可以烧两次。
不要装满,距顶部至少留出5mm
Step3. 包覆保温材料并冷冻
等水凉透,包上保温袋,放入冰箱冷冻室。
包上保温袋,是为了减缓结冰的速度,让更多气泡跑出去。如果没有,裹两层毛巾也行。
为了验证效果,我们用同样的保鲜盒,倒入等量未烧开的纯净水直接冷冻,24小时后,差异显而易见。
烧开且包覆:大部分还是液态,外围几乎无气泡。
未烧开且未包覆:基本凝固,外围有很多气泡。
最终,烧开且包覆的冰块足足用了72小时才冻结实,另外一盒不到48小时就冻牢了。
这里要注意,正常冻的时候,要直接冻够72小时,千万不要中途拿出来,也不要晃动,否则会产生气泡。
Step5. 切割
准备一块干净无异味的案板。绝不能用切肉板或刚切过葱姜的菜板,最好用切水果的案板。
以及一把中式片刀。酒吧里分切冰块会用冰凿和冰锥,家里就用刀刃的底部尖端来代替。
把冰块从冰箱里拿出,放置两分钟,待边缘略微融化、可以脱离保鲜盒时,倒扣在案板上拍几下,就能轻松取出。
然后把倒扣的冰块翻正,抹去表面冰霜,观察一下是否有裂缝。
若没有,就在中间划一道浅浅的痕迹,然后一刀劈下去,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直到切出自己满意的大小。
如果有裂缝,就需要顺着纹路来分切。
先在裂缝上轻轻凿个凹槽,再用力劈下去。再次强调,只有刀刃底部尖端接触冰块,不要把刀刃给弄崩了。
然后找到有白雾和气泡的部分,沿着分界线切断。
冰块很懂事,基本指哪儿打哪儿,断得干净利落。
切出来的白雾部分,全部扔掉。
有气泡的部分可以留下来单独装袋,日后敲成碎冰用。
最后,就是透明无暇的冰块了。
只要没有白雾和气泡,尽可能保留大块冰。如果需要小的,可以等用的时候再分切。
切好的冰块要迅速放入密封袋或保鲜盒冷冻。
为了防止堆叠后冻在一起,最好平放。如果几块冰的边缘结在一起,用刀尖轻轻一戳就能分开。
用冰时,从冰箱取出后要放置几分钟,然后加少许纯净水(或凉白开)搅拌片刻,洗去表面的冰霜和冰碴。
以上,是我们用掉三桶纯净水总结出的经验,送给爱折腾的你。
切冰时千万要小心,不要血溅厨房。
能说一个小时候见过或用过的老物件?
为了凑够3块5毛钱买把手电筒我省吃俭用了一个月,又因为我抢了弟弟5毛钱买电池而被他记恨了几十年。一个物件引出一段回忆,每段回忆都带着一个故事。
再想起小时候的那些事时,蓦然发现我们这些80、90后开始变得爱回忆了,大概因我们已经步入变老的进程了吧。
在我上初中之前,家里没钱,连装上电灯开关都是件奢侈的事,因为在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通上电时,在两年中父亲都是通过拧灯泡的方式来开、关灯。
如此,家里更是没什么家用电器的,除了幺爸给我的一台旧收音机能偶尔从滋滋的电波声音中传出几声模糊的歌声之外,大概只有父亲的手电筒勉强算得上是一件电器了。
这是我爸早出晚归最得力的工具,自然像宝贝一样。
考上初中后,手电筒也成了我最向往拥有的物件。那时我每天要上早、晚自习,早上5点起床走半小时山路赶往学校,晚上9点半下课后再回家,一头一尾都是在黑暗中穿行。
刚上初中那年,我都是蹭同学们的手电筒光亮,羊肠般的山间小道中,一群半大的孩子借着一两把昏暗的手电筒的光亮,一个影子接着一个影子,行色匆匆又嘻嘻哈哈。
同学之间会自动配合轮换着来,今天我开路,明天他殿后,彼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电池。
因为买电池是一件最费钱的事,五毛钱一对,最多能用三四天,还得一节新的和一节旧的混合着用,最后还要把电池咬得奇形怪状,挤出最后那点电量。
走着走着电筒不亮了是经常的事,不是电池彻底没电了,就是灯泡珠烧坏了。
这时沿路人家堆好的草垛能救一下急,扯出一大把稻草,扎成若干小火把,在火把燃烧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要趁机窜出五六十米开外。
我也有自尊心,蹭同学们的手电筒光时间长了自然也会不好意思,能拥有一把自己的手电筒是我那时最大的梦想。
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走在“夜行”队伍的前面开路,在后面殿后,用手电筒的光亮来满足我“指挥”的欲望和自尊。
我早已去学校的的商店看过无数回,一把手电筒要3块5,但也只是看看而已。这对我来讲是个天价,因为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才3块4,满打满算节约下来,一个礼拜最多能节约7毛钱。
但自尊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要买一部手电筒时,为了省下每顿用来打菜汤用的两毛钱,我坚持了一个多月蒸米饭配辣椒酱的日子之后,总算省出了3块钱。
“下一个礼拜再省出5毛钱,买手电筒的钱就够了!”在距离实现梦想只剩最后一天的周末中,我过得既焦急又兴奋。母亲在周日下午会给我生活费,我可以提前“预支”出这5毛钱,也就代表着从下周我就可以有自己的手电筒了。
我盼望着时间过快一点,心中已经在想象着手里拿着新手电筒的那种满足和自豪感。
但是,我很快发现一个问题:有了手电筒,还得有电池才行,两节电池还要5毛钱,难不成我还要再等一个礼拜?
突然的问题让我顿时像跌落进冰窖一样,心里升起一股绝望和惶恐。
午饭过后,再等三四个小时我就要返回学校上晚自习。这时一大早跟着父亲去县城姑婆家走亲戚的弟弟回来了。
见了一次“世面”的弟弟跟我兴高采烈地、叽叽喳喳地讲着他进城的这几个小时见到的新鲜事。
我不羡慕他,我只关心我的手电筒。“哥哥,你看!”他拿出一张花花绿绿的纸片在我面前一晃:“姑婆给了我5毛钱。”
弟弟喜滋滋地说着,用手拍着那五毛钱把尽量把纸币弄得平整一些。
“五毛钱?”我的思维被他瞬间吸引过来,盯着弟弟手中那张钞票,像是饿狼看见红肉一般,两眼放光。
我立马冲他讨好:“我的乖弟弟,我正好差5毛钱买电池,你把这5毛钱给我好不好?”
“啥?不行!”弟弟万万没想到我竟然让他把这5毛钱给我,眼睛瞪得圆圆的,双手一背后,连退了好几步,异常警觉。
我满脸堆笑,试着凑上前去讨好他:“我买手电筒就缺五毛钱买电池了,你拿着钱也没用,当你先借给我行不,我到时候一定还你!我买了手电筒也给你用。”
“不行,姑婆给我的,我要存起来买笔。”弟弟坚决地摇头拒绝,转身跑开了。父亲和母亲在院坝里打麦子,我不能当着他们的面干啥,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没再去追。
“我一定要把钱弄到手,明天我就要用上新手电筒!”我满脑子都被那5毛钱充斥着,我能感觉眼睛在发红,脑子在发胀,甚至能听见“咚咚”的心跳声。
时间过得很慢,弟弟跑进房间睡起了午觉,我则起锅烧水、洗头洗澡等,准备一会儿返校的事。
大概下午4点,再等一个小时我就要出发了。
“弟弟,我要出发去学校了哈。”我叫醒了弟弟,背着书包准备出门。“我想起昨天我回来的路上看见山坡上有一大片地瓜子,你要吃不?我带你去摘回来。”
午觉过后,弟弟已经忘记了那5毛钱的事,一听说有好吃的野果来了精神,高兴地跟着我往后山上走。
越过山坡,四下无人,没等上弟弟开口,我露出了“真面目”:“乖弟弟,你把那5毛钱先给我用一下吗,求你了,我到时候加倍还你一块钱。”
“啊?不,我不!”弟弟明白过来我的意图,但他发现这时已经晚了。山间空无一人,他打不过我,也跑不过我,只能死死地地捂着衣服口袋,眼睛里充满惊怕和气愤。
我火了:“你给不给,不给我就抢了!”我恐吓他,做出强硬的姿势。
“我不!”他倔强地喊道,转身企图逃跑回家。
我追了上去,只跑了二十多步,把他推倒在地沟里。
我好像红了眼的猛兽,脑子被愤怒和欲望充涨。我伸手去掏他的口袋,硬生生地掰开他紧捂着的双手,一番“搏斗”,五毛钱在弟弟的嚎啕大哭中被我抢到了手中。
我成功了,头也不回地跑了,留下弟弟倒在地沟里恨恨地骂我、哭泣......
我终于如愿以偿地买上了崭新的手电筒,还有两节新电池。打开开关,手电筒的光亮照亮了黑暗,也开始还原我心中的愧疚感,越来越强。
我开始后悔自己对弟弟的“凶狠”,眼前始终浮现着弟弟被我推倒,愤怒地冲我哭泣,无力地护着赚钱的口袋,满脸泥巴那些可怜无助的样子......。
“我一辈子都会记着!”在我两天后的晚上回家时,弟弟眼睛里依然充满着怒火,想把我烧透。
我自知理亏,无言以对,没有道歉的用勇气。
工作后,我试着用一切办法去“补偿”弟弟。给他买了他穿过的最贵的衣服、他人生中第一张机票,去大饭店时都带着他,我有好事都想着他。
他结婚生子时我尽量多给他一些红包,前后张罗就像我自己的事一样;父母买了房子我说我只要回来有地方睡觉就行,我不要一分钱财产。
前些天我跟弟弟聊天时问他:“当年那事你还记得吗?”
“我当然记得!”弟弟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然后噗呲笑了。我也笑了。
如今我和弟弟都已中年,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每当谈起我们小时候的事时,我俩好像又瞬间回到了过去,满满的回忆。
记得没过多久,有一种手提式的可以充电的手电筒又开始盛行起来,再也不用买电池了,亮度还特别好。
一个老物件带着一段回忆,每段回忆都带着一个故事。在将来,我们当下的时光都会变成过去;在某一天,我们现在的物件也会变成老物件。
人变老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但靠着那些老物件,我们还可以找到逝去的岁月痕迹。
边往前走边回头看一看,生活除了苟且、诗和远方,还有一种回甘。有时停下来回望一下,给思想放个假,品一下曾经的味道,留下一段印记。
在那段印记中,我们曾幼稚过、疯狂过、执着过、后悔过、快乐过。
——致充满回忆的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