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dota6.82这版本,一晃都过去这么些年。我记得特清楚,TI4打完没多久,冰蛙大刀阔斧就是一顿改。当时我刚下班回家,打开电脑,看到更新日志,好家伙,那叫一个长,眼都看花。
第一反应就是,这地图改得也太狠。肉山门口直接搬家,从河道挪到上路符点旁边那块儿去。然后野区也大变样,多好多小路、高台,连插眼的位置都得重新学。还有那个赏金符,上下河道一边一个,开局抢符跟打一级团似的,热闹得很。
摸索新地图,跟没头苍蝇似的
刚更新那几天,我上线打几把,真是各种不适应。习惯性地往老肉山坑跑,结果扑个空;去河道控符,发现一边一个,还得选;想去野区抓人或者刷野,走着走着就迷路,那新加的小坡、拐角,跟迷宫似的。我记着有一次玩个辅助,想去对面野区插个眼,结果绕半天,眼没插自己倒被对面三个人包饺子。当时我就想,这玩上千小时,咋跟个新手一样。
那段时间挺懵的。
以前常用的眼位,十个有八个废,得重新找高台、路口。
拉野、封野的时间点和位置也要重新试,因为野怪刷新机制好像也微调。
Gank路线完全不一样,得多用扫粉或者带真眼出门,不然很容易被新高台上的眼位看到。
那段时间,我没事就开单机,一个人在地图上瞎逛,就为把新地图跑熟。感觉就像搬个新家,哪儿跟哪儿都得重新熟悉一遍。
适应英雄和节奏的变化
除地图,英雄和机制也改不少。我记得好像是加强翻盘机制,劣势方击杀的赏金变多。这就导致有时候明明前期优势挺大,结果一波团灭,经济经验瞬间被追回不少。打起来就更得小心翼翼,优势不敢浪,劣势也觉得还有希望。
还有些英雄,因为地图或者机制改动,玩法也变。比如一些依赖地形的英雄,像屠夫、发条,钩子和钩爪的角度、位置都得重新适应。还有打野英雄,因为野区路线变,效率也受影响。
我那会儿玩得比较多的是一些能刷钱、后期厉害点的核心。因为感觉这版本节奏好像变慢点,更容易拖到后期。但具体哪个英雄特别强,我跟着版本热门玩,也没固定练哪个。就是感觉打法思路得调整,不能像以前那样死板。
磕磕绊绊总算习惯
大概花一两个星期,每天下班打几盘,周末多打会儿,总算是慢慢适应6.82的节奏和地图。虽然刚开始各种迷路、被阴、输比赛,心里挺不爽的,但适应之后,也觉得新地图、新机制带来不少新鲜感。抢赏金符的博弈、利用新地形打埋伏、劣势局靠团队配合翻盘,玩明白也挺有意思。
回想起来,dota这游戏就是这样,隔段时间就给你来次大洗牌。一开始可能觉得烦,要重新学,但真正热爱的话,还是会耐着性子去研究、去适应。6.82这版本,算是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大改动,毕竟地图变动那么大,真是实打实地改变我的游戏习惯。
就是一开始有点懵,中间过程磕磕绊绊,还是玩下去。 这可能就是老dotaer的日常,嘴上骂骂咧咧,身体还是很诚实地继续启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