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高堂广厦之意,领略传统建筑文化之美

双环网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词汇宝库中,“高堂广厦”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组合,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深入探究“高堂广厦”的意思,就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传统建筑文化与人文精神世界的大门。

“高堂广厦”中的“高堂”,最初指的是高大的厅堂,在古代,堂是家庭中举行重要仪式、接待宾客以及长辈居住的地方,具有极高的地位和象征意义。《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席于阼阶,舅即席;席于房外,南面,姑即席,妇执笲枣栗,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这里描述的就是新妇在堂中拜见公婆的场景,堂是家庭礼仪活动的核心场所,而“高堂”强调了堂的高大宽敞,体现出一种威严和庄重。“高堂”在后来的使用中也逐渐成为了对父母的尊称,这是因为父母居住在堂屋之中,堂屋的重要地位与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呼应,所以用“高堂”来指代父母,表达了对长辈的敬重之情。

探寻高堂广厦之意,领略传统建筑文化之美

“广厦”则侧重于指宽广的房屋。“广”突出了房屋的面积大、空间开阔,“厦”本义是大屋子。《孟子·滕文公上》中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在远古时期,人们的居住条件简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建造出了“广厦”这样宽敞舒适的房屋。“广厦”可以是贵族的府邸、富商的宅院,也可以是公共的大型建筑,如宫殿、庙宇等,这些建筑往往具有精美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展现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和审美水平。

“高堂广厦”整体的意思就是高大宽敞的房屋,它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建筑景象,在中国古代,高堂广厦是权力、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北京的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就是高堂广厦的典型代表,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前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建筑高大雄伟,装饰金碧辉煌,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最尊贵的建筑,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殿内的金龙和玺彩画、沥粉贴金盘龙藻井等装饰,无不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奢华,故宫的后廷有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建筑风格相对温馨典雅,但同样气势恢宏。

除了宫殿,古代的一些富商大贾也会建造高堂广厦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山西的乔家大院,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乔家大院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的建筑设计精巧,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晋商的富有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乔家大院的大门高大厚重,上有精美的木雕装饰,进入院内,各个房间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既满足了居住的功能需求,又展现了主人的身份和品味。

“高堂广厦”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建筑,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与家庭、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堂广厦是家庭团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传承家族的血脉和文化,在传统的四合院中,一家人围坐在堂屋中,共享天伦之乐,堂屋的布置和装饰也体现了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高堂广厦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人们在这里接待宾客、举行宴会、交流思想,在古代,文人雅士会在高堂广厦中吟诗作画、谈经论道,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高堂广厦”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思考,在追求高堂广厦的过程中,有些人过于注重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却心系天下寒士,渴望为他们建造“广厦”,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与那些只追求个人物质享受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现代社会,虽然建筑技术和材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高堂广厦”所代表的美好寓意依然存在,我们在建造高楼大厦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建筑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一些现代化的公共建筑,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体现出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公平,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就像杜甫所期望的那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高堂广厦”这一词语,浓缩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建筑的宏伟壮丽,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高堂广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建筑环境。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