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年,传统与温情的交织

双环网

岁月的跫音

2019 年的小年,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带着浓浓的传统韵味,款款而来,小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春节这场盛大节日的序曲,它奏响了团圆与欢乐的前奏,让每一个漂泊的心都开始有了归巢的渴望。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年味已经开始弥漫,商场里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春联、福字摆满了货架,商家们热情地叫卖着,那一声声“买个福字带回家,来年福气满满”,仿佛是在传递着新春的祝福,街头的小吃摊也多了起来,糖瓜那甜滋滋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糖瓜,这小小的、黏黏的美食,是小年的经典象征之一,它不仅有着甜蜜的味道,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小时候,每到小年,最期待的就是那一口糖瓜,咬下去,甜在嘴里,美在心里,虽然生活条件好了,糖果的种类也琳琅满目,但糖瓜的那份独特韵味,依然让人难以忘怀。

2019小年,传统与温情的交织

在乡村,小年的氛围更加浓郁,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房屋,准备年货。“尘”与“陈”谐音,小年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人们拿着扫帚、抹布,爬上爬下,将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墙壁上的旧年画被揭了下来,换上崭新的、色彩鲜艳的图案,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帮忙递着工具,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子里,老人们则坐在屋檐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回忆着过去的小年,他们说起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好吃的,但到了小年,母亲总会用仅有的一点白面,蒸上几个馒头,那馒头的香气,至今还留在记忆里。

祭灶的仪式:与神灵的对话

祭灶神,是小年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民间传说中,灶王爷是负责掌管各家灶火的神仙,他每年小年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人们在小年这天会举行祭灶仪式,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城市的一些家庭里,虽然居住环境变了,但祭灶的习俗依然保留着,傍晚时分,一家人围坐在厨房,摆上糖瓜、糕点等供品,点燃香烛,向灶王爷像虔诚地鞠躬行礼,孩子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听着大人们讲述祭灶的故事,有的家庭还会在灶王爷像前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那红红的对联,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喜庆。

在乡村,祭灶的仪式更加庄重,村民们会提前准备好丰盛的供品,除了糖瓜、糕点,还有鸡、鱼、肉等,他们把供品摆在灶台上,然后焚香祷告,祈求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祭灶结束后,人们会把旧的灶王爷像揭下来烧掉,寓意着灶王爷已经上天,看着那袅袅青烟,仿佛能看到灶王爷骑着骏马,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飞向天庭。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祭灶,爷爷总是一脸严肃地摆放供品、焚香磕头,嘴里还念念有词,我在一旁似懂非懂地看着,觉得很神秘,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但祭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那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与先辈们的一种心灵对话。

团圆的晚餐:亲情的温暖

小年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是最温馨的时刻,在城市里,有的家庭会选择去饭店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着节日的氛围,饭店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服务员们笑容满面地为顾客服务,一家人坐在餐桌前,点上几个喜欢的菜,一边吃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餐厅。

而在乡村,更多的家庭会自己动手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厨房里,热气腾腾,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炒菜的滋滋声,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奶奶在灶台上熟练地翻炒着菜肴,那娴熟的动作,仿佛是在演奏一首生活的赞歌,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晚餐就做好了,有红烧肉、炖排骨、炒青菜,还有那象征着团圆的饺子,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长辈们坐在上首,晚辈们依次坐下,大家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分享着这一年的喜怒哀乐,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大人们则关心着彼此的工作和生活,那温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家庭的重要。

记得有一年小年,我在外地工作,没能回家,晚上,一个人坐在出租屋里,吃着简单的泡面,心里格外想念家人,看着窗外灯火通明的街道,想着家里那热闹的团圆饭,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从那以后,每年小年,我都会尽量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因为我知道,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团圆的时光是最美好的回忆。

民俗活动:文化的传承

除了祭灶和吃团圆饭,2019 年的小年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一些城市的广场上,会举办小年主题的文艺演出,演员们穿着传统的服饰,表演着舞龙舞狮、秧歌等节目,那欢快的节奏、热闹的场面,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龙和狮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吉祥、祥瑞的寓意,舞龙者们手持龙身,上下翻飞,仿佛一条巨龙在天空中翱翔;舞狮者们则模仿狮子的动作,活灵活现,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在乡村,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打年鼓的习俗,年鼓,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声音洪亮,节奏感强,村民们组成年鼓队,在村子里巡游表演,他们一边敲打着年鼓,一边喊着口号,那激昂的鼓声,仿佛是在宣告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孩子们跟在年鼓队后面,兴奋地跑着、跳着,感受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这些活动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时代的变迁:小年的新风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2019 年的小年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风貌,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小年的庆祝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小年生活,晒出团圆饭的照片、民俗活动的视频,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互动交流,一些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小年专题活动,销售各种年货和传统手工艺品,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和年货,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

在城市里,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用新的方式庆祝小年,他们会举办小年派对,邀请朋友们一起聚一聚,品尝美食,玩游戏,度过一个欢乐的夜晚,有的年轻人还会自己动手制作小年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意,这种创新的庆祝方式,既保留了小年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让小年变得更加时尚、有趣。

在时代变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和传承小年的传统文化,虽然庆祝方式可以与时俱进,但小年所蕴含的团圆、吉祥、祈福等美好寓意不能丢失,我们要让下一代了解和认识小年的传统习俗,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美好的期许

2019 年的小年,在热闹与温馨中渐渐落下帷幕,但它所带来的美好回忆和情感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看着家人幸福的笑容,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许。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希望生活更加美好,事业更加顺利,我们希望家人健康平安,朋友情谊深厚,我们希望社会更加和谐,国家繁荣昌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年,是春节的序曲,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让我们带着小年的祝福和力量,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战,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珍惜亲情友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愿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如那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彩,光芒四射。

2019 年的小年,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但它所承载的传统与温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期待下一个小年,期待更多的团圆和欢乐,期待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