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回应补课被踹门掐脖:我的错,你们见过胜似亲妈的后妈吗?
后妈胜似亲妈,我不但见过,还亲身经历过。我后妈对我比对她亲儿子还好,她无私地养育我,供我读书,给我陪嫁房,照顾我月子帮我带孩子,给我完整的母爱,我特别特别感激她,愿意陪在她身边,照顾她孝顺她。
我家是农村的,我还有两个弟弟,那个年代,家家都有重男轻女的老思想,还好我爸妈没有,他们特别宠我爱我,对我比对两个弟弟都要好。
用我妈的话说,她天天被我两个弟弟气得要犯心脏病要命,只有我乖巧,是她最爱的小棉袄。
我的两个弟弟特别活泼调皮,在家呆不住,天天跑出去上房揭瓦,下河摸鱼,到处跑。周末有时候一天在外野,连饭都不回家吃,在外面生个火烤鱼烤红薯土豆,玩得不亦乐乎。
我懂事听话,会逗爸妈开心,爸妈都宠我爱我。不过那时候,家里穷得响当当,我就算受宠,也没有零食,没有玩具。我拥有的最大特权就是不干活。
在农村,女孩能走路就要做家务,大点就要去菜地田里干活。可我爸妈信奉穷养儿富养女的教育方式,不舍得让我干活。村里人都跟我妈说:“女孩子一点家务都不会干,以后怎么嫁得出去。”
我妈笑着说:“我女儿,白白嫩嫩的,以后肯定有出息,会嫁到城里去的。”
我小时候长得很可爱,白白嫩嫩的,我妈特别喜欢摸我的小手,亲亲抱抱我。她还吐槽我两个弟弟黑得像煤炭,看着就来气。
我妈长得一般,但朝气蓬勃,脸上气色很好,特别能干。我爸是老实人,不爱说话,人特别好特别能干勤快。
我妈有了我之后,她去哪都喜欢带着我,有时间就和我亲亲抱抱说说话。我6岁那年冬天,晚上发高烧,妈妈叫都叫不醒我,她一下就急了,爸爸在外地工作,她只能拿背带背着我往镇上医院跑,那时我很胖,妈妈背上我走路都很难。她硬是背着我走了10里泥路,鞋里全是泥巴和脏水,脚冻得没有知觉,走路一瘸一拐。
到了镇上医院,医生给我打了针,又给妈妈看脚,妈妈这会才知道脚疼,医生给她上药时疼得直流泪。
医生问她:“你背着这么重的孩子,鞋里都是脏水,冰冷刺骨,你走那么远,现在才你知道疼了?再多走一会,你这脚就麻烦了。”
我妈把我搂在怀里,笑着说:“那时候,我只知道,我不带我女儿到医院,我女儿就危险了,疼也顾不上啊!”
医生看看我看看妈妈说:“你女儿长得这么白净可爱,五官也好看,不像是你生的啊?”
我妈气呼呼地吼:“你会不会说话啊,我女儿不是我生的,是你生的啊?”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中等,那时候,班里的女同学一个个的辍学,去广东打工赚钱,过年回家都打扮的时尚漂亮。看着女同学出去打工,回来这么时尚漂亮,我也动了不想读书去广州打工赚钱的心思了。
我把这事跟爸妈一说,爸妈马上不同意,说:“你不读书,就只能跟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些你会吗?你连家务都不会,在这边都嫁不出去。你必须好好读书,争取读出去,嫁个城里人才幸福。”那时,我觉得读书苦,不愿意努力,爸妈天天逼着我读书,不让我出去玩。他们不让,我就自己偷偷跑出去。
我爸发现了,疯狂地出去找我,找到我,我不愿意回家,我他就拽着我回家,把我关在屋里,拿着鸡毛掸子就打我,我疼得嗷嗷大哭,这是他第一次打我。妈妈在门外听到我挨打,用力在外面踹门,可她踹不开,也嗷嗷大哭起来,我们母女俩在门里门外哭得撕心裂肺,我爸不为所动,硬是要我保证会好好读书,不再跑到外面贪玩,才肯放过我。
我保证了,我爸才停止动手,说:“女儿,我是为你好,你长大就知道了。”我妈冲上去就打了我爸一拳,吼他:“你敢打我的宝贝女儿,你要把我女儿打伤了,我和你没完!”妈妈心疼得拉着我去镇上的卫生所找医生看伤,直到医生说都是皮肉伤,擦点药过几天就好了,妈妈才放心,还大方给我买好吃的哄我。
回到家,我爸问我妈,有没有把我打伤,我妈直接不理他。他们冷战了一个月,我妈才理我爸,我爸跟我妈讲道理,说:“你爱女儿,我也一样。我们不能纵容女儿不读书啊,农村女孩不读书多苦啊,我们不能害她啊?你说不能打孩子,可我觉得偶尔教训一下,还是需要的,孩子不懂事,我们不能任她胡来了。”我妈对我的学习开始上心了,她想好多办法来教育我。她每次去县里,都会去书店买很多书给我看。我妈跟我说,她喜欢看故事书,可惜认不全字,让我教她。我们就开始一起看书,她不认识的,我就教她,我们都不认识的,就查字典,我就好像她的老师。教妈妈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自信了,看到我妈能自己看书了,我就成就感满满,我和我妈的感情也更深了。
我们天天一起看书,书里有很多知识和正能量,它们默默地激励我,长时间的阅读,我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语文成绩一下提高了差不多20分,老师在发试卷时,特意表扬了我。我尝到了老师表扬的光荣,暗自下决心努力学习,争取每一次发试卷,老师都能表扬我。我妈看到努力读书,就花钱请我读高中的表哥给我补课,我的成绩快速提高,中考,我考上了我们县里的高中,我妈喜极而泣,说我出息了。高考,我只考了个二本,但妈妈还是很为我高兴。大三寒假,我回家过年,快到家时,一辆小车突然失控,撞上了路边的我,我当场昏迷脾脏破裂,腹腔大出血。
我被送到了医院,我爸骑着摩托,载着我妈着急赶来,我一路吐血,我妈看到了,耳朵嗡的一下,就听不见了,后来我妈的耳朵就留下了后遗症,一着急就听不见,就是被我当时的状况吓的。
护士催我爸我妈去交8万手术费,我的情况很不好,必须马上动手术,撞我的人又逃逸了,爸妈供着两个大学生,家里还有负债,一下子哪里拿得出8万块钱,爸妈急得团团转。后来我妈抢过我爸的手机,我听到妈妈哭着喊:“你马上打8万块钱过来,你女儿车祸要动手术,求你救救她,我可以给你磕头,钱我以后一定会还给你的!再怎么说你也是孩子的亲妈,求你救救她吧,我们实在没办法了。”我迷迷糊糊得听到这些,就晕过去了,我的手术做得很成功的,第二天我就完全清醒了。我依然记得我妈喊的话,我一个字都没忘。我知道那些话的意思,我也差不多能猜到,可是我不想承认,也不敢去问。我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想得睡不着觉。过了两天,我实在憋不住了,问我妈,那天给谁打电话。我爸不说话,我妈倒痛快,说:“你亲妈。”
我爸着急地说:“你不是不让她知道吗,你怎么还主动说?”
我妈说:“以前她小,现在她成年了,她有权利知道。”
我心里多少有预感了,可亲耳听到我妈说,我有亲妈,不是她亲生的,我心里还是很难受。我怎么可能不是她亲生的呢,她对我那么好?我爸告诉我,我亲生母亲嫌弃他穷,扔下才几个月的我,就离婚走了,再也没回来看过我。她后来嫁了个比较有钱的男人。我妈是我一周岁半,嫁给我爸的,她要把我当亲女儿养,结婚当天,她带着我爸和我,家家户户都去了,恳求村里人不要暴露我的身世,说我就是她生的。
我拉着我妈的手问她:“妈,我不是你亲生的,你怎么还我这么好呢,比对两个弟弟都要好。”我妈说:“你那两个皮猴弟弟怎么能跟你比呢?你就是我的宝贝,上天送给我的礼物,我的贴心小棉袄。”要不是我身上的伤疼,我真想扑在我妈怀里,大声地哭。我拉着我妈的手,激动地说:“我爸娶了你,可最有福气的是我,妈,谢谢你,我是你一辈子的小棉袄。”我妈说:“好孩子,要不是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你又等着钱救命,不然我也不会找她,本来我打算等你大学毕业再告诉你真相的。”
我住院的时候,两个弟弟都请假过来看我。
我顺利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考了公务员,我要留在我最爱的爸爸妈妈身边。家里附近风景很好,这几年来我们家乡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爸妈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我工作稳定后,我妈就催着我找对象。
工作3年,我认识了我老公,老公很优秀又特别风趣幽默,他追了我半年,我和就谈起了恋爱。我跟老公说了我的身世,也说了这些年我妈对我的好。
老公说:“你不说,我真的看不出你不是你妈亲生的,她对你可真好,不重男轻女,对你比对你两个弟弟都要好。在农村亲妈对亲女儿,都不一定有你妈对你好。”我和老公结婚时,爸妈给我在县城陪嫁了一套房子,我不要,让他们留给两个弟弟,妈妈说:“男孩子会在外面闯,不一定愿意回来陪我们,你是我的小棉袄,愿意陪在我们身边,房子给你你就拿着,这样你在婆家也有底气。”
我大弟脑瓜子灵光,读书一直是班里的学霸,中考考到了市重点高中,高考考进了深圳大学。全村敲锣打鼓,爸妈摆宴席,大弟很是风光。他读了大学还直接保送了硕博连读。毕业后就留在了深圳上班,买了房子,娶了媳妇。
小弟读书不行,读完初中,他就自己不读了,爸妈就送他去当兵了,后来就留在了部队,也在部队成了家。
果然男儿子志在四方,他们工作忙,可能兼顾不了爸妈,我决定要更加对爸妈好,好好孝顺他们。这也是我唯一能报答我爸妈的方式。
可是我对爸妈好,爸妈对我更好,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都记得我,我嫁人了,他们依然把我捧在手心里疼。
我想对我爸妈尽孝,也很难,我说给他们买东西,他们说不需要,我买了,他们就说我浪费钱,还硬塞钱给,叮嘱不要乱花钱,他们有钱。
我给钱买东西给他们,他们都不要,我就经常带着老公往娘家跑,爸妈肯定需要我的陪伴,每次我回家,爸妈就笑得合不拢嘴,还会做很多我喜欢吃的。
小弟结婚后,弟妹很快就怀孕了,生下一个男孩,我妈赶去伺候月子带孩子。
过了一年,我生了个女儿,我生之前,我妈就从小弟家回来伺候我,帮我带孩子。
我生的时候,正赶上疫情,连产后检查都困难。我心里特别焦虑,差点就要产后抑郁了,还好我妈回来照顾我,开导我,帮我照顾孩子。
月子里,我和我妈闲聊,我说:“我毕业后,特地回到你们身边工作,就是想报答你和我爸的养育之恩,孝顺你们,结果我还是要靠你们帮忙,让你们倒过来照顾我,我真是没出息。”
我妈拉着我的手,笑着说:“傻女儿,我们是母女,不说报答的。你心里想什么,妈知道。我今天跟你说,你在妈心里,就是我亲生的!我和你爸还不老,你多陪陪我们就是孝顺我们,我们老了,肯定要靠你的!”
我转身抱住妈妈,心里很感动,我想流泪,妈妈说得对,母女不说报答,是我和妈妈见外了。
未来很长,我还有很多机会照顾他们,孝顺他们。
今年过年,大弟小弟都带家人回家过年了,我和老公女儿也回娘家过年,我们一家人全部聚在一起,妈妈高兴地做团圆饭,我和两个弟妹打下手。
我爸、两个弟弟和老公在沙发上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我,我爸和两个弟弟跟老公一个劲说我的事,说我不努力读书,被我爸打的事。说我被人抱走,我妈光脚追的伟大母爱。
我在厨房听到他们说这些事,我忍不住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一下子,我们姐弟三个都已经成家立业。
我伸手从后面抱住妈妈,说:“妈,谢谢你,我觉得我特别幸福。”
@花花世界柳暗花明最后有话说:
文中的‘我’是我亲戚家的媳妇,为了方便叙述,我用第一人称书写。
我觉得当后妈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和很大很大的耐心。文中的后妈特别好,第一,她隐藏了女儿的身世,让女儿认为她就是自己的亲生妈妈。第二,她真的把女儿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也不重男轻女。对待女儿和自己的儿子一样。甚至对女儿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第三,她对女儿是不求回报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坚定的爱。女儿遇到这样的后妈是特别幸福特别幸运的。
女人如果选择了当后妈,就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真的是一心一意的对孩子好,对他付出,给他母爱的话,孩子也会把你当亲妈的。
国家这次高力度打压校外培训?
作为国人,首先就是支持国家政策了,毕竟国家发布这样的政策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有的机构,超纲上课,导致孩子们对未来的课已经不在乎,对课堂不重视了,因为觉得自己都懂了,或者在学校没听也没关系,辅导班还可以再学,然而,这样花费了父母多少钱?多少汗水?
有的机构,没有资质,但是收费不少,当然也有很多是合法办学的,有办学许可证的,这部分老师咱们不说,他们是真正地去做自己的工作。
主要是带来的教育内卷。让孩子、家长真的太累了,这是整个社会、千万个家庭、甚至关乎国家发展的事…孩子快乐的童年,都用来做题、补习了,原本他们可以是舞蹈家、画家、作家、钢琴家、体育运动员、科技创新者…但是,有时间去发展他们真正的爱好及心愿吗?有时间去发现他们的专长、与天赋吗?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因材施教,有的孩子也许读书确实不行,但是体育杠杠…有的也许跳舞不行,但是喜欢读书…各种都有,只有真正给时间给孩子们,才能发现出他们最适合什么、自己想做什么,一味地刷题不代表一切。退一万步来说,上高中、大学、上好学校是可以增加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筹码,但不是唯一,努力了就好!多少孩子自闭、抑郁、觉得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意思的,又有谁关注到?所以,跟着国家教育政策走吧,是金子总会发光,自己努力最重要!补课才讲的老师吗?
大家好!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家长和老师:家长们不愿相信老师有此行为,但周围及各种舆论却能经常看到。纵使不愿相信,也会心存顾虑了。因此,对于自己孩子的补课问题,即便是不愿参与,但又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也就随波逐流了。作为老师,对这样的论调则是深恶痛绝:试想,哪个老师不愿自己的学生能有好的成绩?能因为自己所教学有所成?因此,对很多老师而言,这样的言论其实是对教师的污蔑。但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没有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有这样的言论呢?以下就个人认知对此做一简述,供大家参考。
首先,这个论调的提出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所为,而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让我们家长又爱又恨的各类补习机构。具体是谁最先提出,笔者在此就不做深究了,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补习机构之所以会有此一说,原因就在于在职教师也有补课行为。由于在职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家长、学生对他们的信任程度远高于校外的补课机构。同时,也是由于在职的身份,使其对学生的了解要远高于校外补课机构。因此,如果在职教师办补课班,他们的生源是不需要担忧的。也就是这样的不担忧,造成了校外补课机构的忧虑:毕竟生源就那么多,去了其他地方,自己的生源必定会减少。从经济利益出发,各补课机构的效益就会受损。为此,如果能让家长知道在职教师存在“课上不讲,课下补习”的行为,就会影响到教师的形象,也就会影响其招生。因此,所谓的“教师师德败坏,课上不讲课下精讲”的说法也就炮制出炉了。其次,在职教师中确实存在一些害群之马。虽然前面笔者讲了题中所言的论调出自一些补课机构,但笔者并不否认这样的情形在极个别教师中也确实存在。如前所言,如果仅仅是机构对教师的无中生有,可家长并非都是人云亦云的。作为家长,在为孩子做选择时,不能不说是煞费苦心。他们不但要听别人怎么说,还要看老师如何做,更要看孩子的认可度。因此,如果在职教师都不存在“课上不讲”的现象,孩子一定会传递给家长的。家长仍然还是会对老师选择无条件信任的,否则也就不会还有那么多在职教师办班,需要政府下文加以整改了。可“课上不讲”的言论能在家长中经久不衰,究其原因还是有个别教师被利益障目,而丧失师德,确有其事存在。笔者如此说,是因为在笔者身边就有此类教师存在:为了让学生参与自己的补课,对不参与的学生上课给予无端刁难,致使学生、家长身心疲惫,只能参与其中。因而,对于“课上不讲,课下精讲”的现象,也确存在于极个别无良教师之中,也难怪社会、家长会对教师存在误解。综上,一种言论的提出、传递能够久唱不衰,如果只是空穴来风,那同样也会被政府、监管部门纠正、辟谣。相反,能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并加以整改,足见其确有其事,并已引起共愤。虽此行为只是个别行为,但其行为足以毁掉整个教师队伍的声誉。因此,对于在职教师参与补课一概禁止,不但阻隔了这样言论的继续,更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名誉、声望。个人浅见,不足见谅!可留言交流,谢谢!图源网,侵删湖南专科大一新生因斗殴致死?
这个事的重点是校园暴力,不应该成为否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理由!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客观地谈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他不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而是针对企业生产技术岗位就业需求的一种教育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各地纷纷设立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来自于民办学校转型,更多是原来的中专或者中职升级改造而来。高职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规模不断扩张,现在在数量上已经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蔚为壮观!
高职教育发展初期,部分教育专家扩大职业教育的作用,认为职业教育不是低于本科教育的一种层次,而是和研究型高等教育互为补充一种类型。将来也可以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本科、甚至硕士。说实话这个定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掩盖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诸多缺陷和不足,使得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先看入口,高职的招生。
我们就应该意识到高职教育本质上还是一个层次,不是独立的类型。我们招生都在本科录取结束后,学生也很少有能上本科而去就读高职的,即使是高收费专业的本科也比优秀高职更有吸引力。而且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职教育录取上都到了不挑不检的地步,三百分的要,二百分的也要,低于分数线但有其他特长的我也要。如此可见,我们做的就是普及型技术教育,不是精英型高等教育。
再看出口,高职学生的就业。
我们在层次上也没有站稳脚跟,不进反退。九十年代,笔者参加工作,进入本地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当时的中专、大专和本科生一样都有国家干部身份,会作为人才去培养,一般经过一两年的生产历练,熟悉环境,都有机会转入到技术或者工艺管理部门。但当前的高职学生在入职时大多是按照生产性人才招聘,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只能局限在生产线和生产服务岗位,几乎没有提升到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高职教育没有守住转型前的中专和大专应有的层次和地位,而都沦落到了和中职几乎一样了。
再看社会影响,证书毫无疑问低于本科一个层次。
高职教育在学历上还是被广泛认可的,读了高职就是大学生了,三年后也可以顺利拿到大专学历,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最欣慰和看重的吧?学什么似乎不关心,只关心毕业证书什么时候能拿到。这就将高职教育推到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谈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会鼓励学生专升本,提高学历层次。
说了这些,恐怕会招来不少业内人士吐槽了,但我作为一名高职教师,绝不是在自掘坟墓,而是想明确我们自己的定位,挖掘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相得益彰的做好高职发展规划,让高职教育真的撑起中国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片天。
你有没有想起来就能乐出声的段子?
小学三年级以前念的是蒙汉分班的学校,民族斗争非常激烈。课间摔起跤来汉族班都是靠我撑着才不会全军覆没。转学的时候填户口才知道自己其实是蒙古族,那是一个夏日午后,十岁的我体会了契丹人萧峰的痛。
今天跟老妈去买菜,走到一摊位前,看一种不认识的菜,我就问大爷这是韭菜吗?大爷:喵。我说:这是韭菜吗!大爷:喵。我寻思这也太吓人了。拖着我妈就走了。回来的时候我跟我妈说这事,我妈说:哦,那是韭菜苗.....
昨晚刚刚躺下准备睡觉,我妈敲门说和我爸吵架了,过来跟我挤挤...几分钟之后我爸来让我出去一下,说是要给我妈道歉。我刚走出房门,就听见里边的锁门声...然后我爸说:你去我房里睡吧...过去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屋里的空调坏了......
法国小哥最近在跟着我学中文,有天我和他聊天时发了句呵呵,23333,他问我什么意思。我说就是夸你超好笑的意思。今天晚上和他一起见中国朋友,只见朋友说完话后,他口齿清晰又标准发出了一句“呵呵,两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全场死一般沉寂。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放了个屁,有多臭就不说了。只是恰好当时老师到处走走到了我这里,这让本来就尴尬的我更尴尬了,整个之后的时间都没敢抬头。但是下课后,后面的哥们儿对我说:老师真他妈的不是个东西啊,走到我这里放了个屁,把老子都快熏死了,走到讲台上了还对我一笑,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