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保卫战前线攻略(有什么角色扮演类型的手机网游不用定时活动)

双环网

王国保卫战前线攻略,有什么角色扮演类型的手机网游不用定时活动?

RPG的网游是逃不出定时活动这一限制的,除非你玩一些类似阴阳师的卡牌游戏,那种你有时间就可以多肝一会,没时间的话就上去快速把体力刷完就好。

不过一些RPG的单机游戏,相对于网游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王国保卫战前线攻略(有什么角色扮演类型的手机网游不用定时活动)

1. 饥荒,在安卓机上完美移植了PC版的高分佳作,甚至操作方面也非常舒服,虽然不如鼠标键盘的便捷,但正常的操作基本都可以完成。

2. 《王国保卫战系列(原版、前线、起源)、小小守卫者》,经典塔防类游戏,除了传统的兵营建造之外,还引入了英雄体系,让游戏更加欢乐。

3. 地狱边境,解谜游戏,从XBOX360移植过来,是极其少数的,可玩性非常强的游戏。

4. 勇敢的心:世界大战,又是一款经典PC单机游戏的移植,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个小人物们在战争中的遭遇来反思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反乌托邦式的游戏。

5. 去月球,一款纯文字游戏,没有任何打斗,但是剧情曲折,如同一本可以参与的小说,直指内心深处的柔软。

为何李秀成却说是十误之首?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天京事变后,翼王石达开遭到天王洪秀全的猜忌,被迫率军出走,正是因为李秀成、陈玉成等年轻将领挑起了振兴天国的重担,才使风雨飘摇的局势得以好转,也算延迟了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塌天之祸。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湘军吉字营用挖地道设地雷的办法轰开了天京(南京)之太平门,天京陷落。

城破后,为发泄仇恨,曾国荃纵兵大掠,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最野蛮的劫掠。洪秀全苦心经营十几年、极尽富丽奢华的天朝宫殿被抢掠一空后,再被付之一炬。

天京城破时,忠王李秀成率千余忠勇将士,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乘乱从太平门缺口冲出城去。出城不久,李秀成和幼天王被乱兵冲散。幼天王走句容、溧水,最后到广德投奔了干王洪仁玕,并与驻扎江西的侍王李世贤会合;李秀成则往东南方向逃去。

走到方山时,李秀成被人认出,遂被村民抓获,送进湘军萧孚泗的营中。囚禁9天后,被曾国藩下令处死。

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被赣抚沈葆祯的部将席保田捕获,当年11月在南昌被凌迟处死,年仅16岁。干王洪仁玕也在广德被清军抓获,不久被杀。

李秀成被抓后,曾被曾国藩兄弟威逼利诱,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四万字的供状。供状详细的叙述了他参加金田起义后的全过程,追忆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得失,也总结了天国失败的经验教训。他在这篇四万字供状的结尾还表示,愿意站出来号召太平军余部缴械投降,再为清廷以及老中堂(曾国藩)效力。

对于李秀成是否真的愿意向清廷投诚,史学界一向有争议,在此不做讨论。李秀成在这份著名的“自述状”中,谈到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十大原因,是为“天朝十败(误)”。

所谓“天朝十败(误)”,指的是: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惨败;曾立昌北援失败;秦日纲北援半道失利折返;林绍璋率军西征,在湘潭十战十败,几乎全军覆没;天京事变,自相残杀;翼王遭排挤,率数十万精锐赌气出走;天王不信外臣;滥封诸侯王;天王深居后宫,不问政事;立政无章。李秀成将林、李北伐失败放在“天朝十误”之首,按理说北伐虽败,但人员损失并不算十分惨重,这是为什么?

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改天京)后,清廷异常恐慌,急命向荣、琦善为钦差大臣,在天京外围建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以牵制、围困定都天京的太平天国。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定都天京后,为了破解清军的围困,同时开创更大的局面,制定了北取北京、西征皖、赣的军事计划。

史载,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军队兵分两路 ,开始了悲壮的北伐与西征。

北伐军约两万人,由英勇善战的悍将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率领,从扬州出发,取路北进。临行前,洪、杨对北伐军制定的作战方针是:出兵后直扑北京,不要贪恋攻占的一城一池,以免耽搁时间。

从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兵力可以看出,杨秀清等人虽然意识到了北伐的重要性,但重视程度不够,以区区两万人进行千里奔袭,中途要经过好几省,面对人多势众、残酷围剿的清军,究竟有几成胜算?这是一次注定有去无回的军事冒险行动。

1855年3月7日,经一路浴血苦战,好不容易挣扎着打到大运河边的山东高塘、连镇,旋即被剽悍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包围,经数十日激战,据守连镇的林凤祥受伤被俘,随即被押到北京凌迟处死,其部下除少数人投降外,大多数投河自尽;据守冯官屯的李开芳部虽只有数百疲乏不堪的将士,但却精诚团结,他们凭借坚固的寨墙,死战不退,多次击退僧格林沁部的凶猛进攻,并重创清军。

僧格林沁恼羞成怒,竟然掘开大清河堤,想用用关羽“水淹七军”的办法来灌淹冯官屯。

这是一招灭绝人性的阴狠战术,挖开大清河堤后,冯官屯一片汪洋,房倒屋塌,粮食、火药、柴草都被浸湿,连生火做饭之地都没有,守军更无一片立锥之地。

坚持到5月中旬,李开芳命将士们打造木筏,想强行突出重围,但都无法成功。

兵陷绝境,李开芳无计可施,只得放下武器,走出冯官屯,向僧格林沁投降。

僧格林沁惊魂未定,他迅速将李开芳等人槛送京师献俘。6月11日,李开芳、黄懿端等8位北伐军将领在北京被清廷凌迟处死。

北伐军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力量还不强,却多方出击,无法集中全力攻击清军,且力量尚弱时分兵乃兵家大忌。洪秀全、杨秀清制定的北伐战略没有错,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只派两万将士出征,力量薄弱,打到山东境内时已成强弩之末,最终彻底断送了北伐军。太平军北伐,不像伐兵,倒更像是一次试探性的伐谋,虽然只损失了不到两万人马(还有曾立昌、许宗扬的北援行动失利,援军几乎全部覆没),但都是身经百战的两广精锐,对太平天国造成的致命影响最后慢慢显现出来,致使其最终只能局促在江、浙、赣、皖等地与清军周旋,再也无力北进以全取天下,也为后来的彻底覆亡埋下了伏笔...... 李秀成在供状中将林、李北伐惨败列为“天朝十误”之首,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天京内讧”,想来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发文不易 严禁搬运】

【插图源自网络】

为何清明上河图却显示出如此繁 ?

金戈铁马朝天阙,徒失燕云十六州!一幅冠绝古今的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画不尽大宋的车马喧喧、朱门酒肉、百姓安生、金山银海、大国气象。大宋这个历史上的“积弱”之朝,真是象人们所说的“风流文弱”?画中的市井百态、盛世明景,难道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大宋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些……

|楔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在历经五代十国半个世纪的分裂之后,华夏再次实现一统,赵官家黄袍加身,一条棍棒打下四百座军州,以锋锐无匹侵掠如火之势,经数年而得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商业得以繁荣昌盛,军力得以日渐强盛,文化得以百花齐放,与唐并称“唐宋”。

一、大宋在军事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决定了终宋一朝在军事上的劣势

大宋立国,始于“陈桥兵变”。显德七年,时禁军统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与北汉和契丹作战时,“被迫”拥立为帝,后周恭帝禅位而登基,改元建隆,大宋由此而立。

有人说,与历史上其它朝代相比,终北宋一朝,没有太过于出色的军事家,事实上,这是因为赵匡胤本人过于出色,掩盖了部下的光辉而已。敢问高怀德、曹彬、慕容延钊、呼延赞、潘美、杨业、曹玮、杨延昭、狄青等可称名将否?

大宋一朝,兵锋极盛!赵氏崛起于乱世割据当中,先后灭南唐、南汉、后蜀、荆南和武平,势如破竹,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部的统一。

在下面的对决中,赵老大率领的部队,基本上没有碰到过太难打的对手,然而,宋朝在军事地理上却先天不足!后晋敬瑭为了称帝,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以此换得契丹的军事支持。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幽云十六州是华夏北部的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据此而守则中原无恙。此十六州一失,沃土千里、繁华昌盛的中原大地,变成了无险可守的牧马之地,契丹人的骑兵旬日即可驰于开封城下。

没有幽云十六州,就没有大宋的平安。宋太祖登基之后,为夺回十六州,数次用兵皆功败垂成!其后还曾设立“封桩库”试图赎回十六州,然终未竞功!

所以说,大宋的羸弱,与幽云十六州的归属息息相关——不仅牵制了大宋的兵力,还迫使大宋投入了巨额的军费用以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经济上也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五代十国的余乱,让华夏边境诸国得以趁乱而兴,终宋一朝,始终强敌环伺

五代十国,王朝更替、大旗变换,称为华夏文明史上最混乱的五十年毫不为过。最为繁华的中原地区连年陷于战火,导致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陷于停顿,甚至倒退。

连年的征战,更造成了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的萧条影像,期间虽有短暂的局部和平,但缺乏大一统的有效治理和休养生息,中原地区在整体实力上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在华夏与周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华夏始终是占有优势的,这种混乱积弱,客观上给了游牧民族发展壮大的机会,他们得以蓄养牲畜、繁育后代,生产力和战争潜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而且,游牧民族更利用这难得的发展时机,基本上实现了各自内部的统一。我们打开北宋时候的地图就能够看到,在华夏的西部、北部,唐盛极一时的吐蕃,占领了藏地广大的领土,彪悍如风的西夏王朝,对中原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内政高效、政令一统的辽国,正日渐强盛;而游牧于草原的蒙古诸部,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挥动手中的皮鞭征服欧亚大陆!

那么,处于这样一个强敌环伺、危机四伏的宋朝,占领了肥沃的中原之地,有着发达的商品经济,高超的农业生产技术,难道不是一块摆在诸国面前仅人垂涎三尺的肥肉吗?!如果宋朝真的那么弱,如何能够延续国祚319年?难道居于西北苦寒之地的诸强,真的安于现状对中原没有一点想法?要知道,我们极力称赞的盛唐,也仅有289年的江山传承啊!

不是诸强不想,而是不能啊!无险可守的大宋,与诸强并立而不失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算不算强国?

三、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宋朝,拥有着巨大的战争潜力和动员能力

史家常将“唐宋”并列,充分说明了宋朝的繁华与强盛。尤其是宋仁宗年间,政治清明、风气开放、经济强盛,对内对外贸易红红火火!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是经济!打的是潜力!打的是动员能力!

因为经济的发展、制造工艺的提升,宋朝的军事装备在冷兵器时代首屈一指,宋朝的军事技术在当时也是独步天下!当时发明的铁火炮、突为枪、霹雳炮、震天雷等火器,令敌闻风丧胆!《水浒传》中的“轰天雷”凌振,就是专门玩火器的!此外,宋朝的重装步兵堪称当世最强,着“步人甲”的步兵,是野战的大杀器!

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哪有强大的军事装备!北宋时期的造船、陶瓷、纺织、印刷、火器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席卷欧亚的蒙古骑兵,灭掉强盛一时的辽金,用时不及十载,灭掉“文弱”的宋朝,却用了近半个世纪,损兵折将不计其数,终蒙元一朝,何曾打过如此艰难的灭国之战?

所以要说宋弱,只怕赵匡胤气得要爬出来给你一棍子!须知,他可以五千年帝王中唯一被认证为武术家的猛人啊!

四、宋之“文弱”不在于军事国力,而在于当朝一以贯之的国策

宋朝立国,是因为五代十国之乱!五代十国之乱,缘于唐后期的武将乱国!唐后期,武将权势极盛,所分封的节度使,掌数州的军、政、民、刑,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朝廷对他们的掌控力日渐势微,最终形成了“安史之乱”,导致盛唐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

而那些掌握兵权的地方割据势力,野心日渐膨胀,终于形成了征战不休的混乱局面,华夏由此陷入了半个多世纪的刀兵血火!

所以,宋太祖吸收了武将乱国的教训,形成了以文抑武的完备的文官制度,武将在宋朝的地位远不能跟文臣相比!最终导致了大宋兵强而将弱的局面。

世民多谋求以文而仕,耻于为兵伍!地位不高、还挺憋屈。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武将的最高阶是太尉,当时的太尉是谁?是不知兵事、以球献媚的高俅!满朝上下,哪有武将说话的份啊!

所以,在宋朝的一贯国策之下,扬文抑武让宋朝的文学、艺术、教育、哲学和科技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兵事却长期处于“积弱”,在对外作战中没有太大的建树!从而让形成了固有“国富兵弱”的印象。

但是,宋朝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赵匡胤对待武将的态度,“杯酒释兵权”,君臣相合,富贵等身,武将多得善终,敢问历朝历代,哪个君主有此胸怀和肚量?

结语: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皇图霸业、不世功名、青史纵横、名将辈出,不若国泰民安、天下无事!

kingdomrush攻略?

说明一下,本文仅为攻略贴,不追求最少塔、最多钱,该用英雄的时候还是会用,但保证绝不开白金。

方法/步骤1:

第一关(战役模式):南部港口 太简单了,不用我说了吧,援军能用就用,下一波的图标来了就点造两三个炮塔即可完事。注:地图上有几只羊,把他们点爆吧,顺便获得成就:大野狼、第一滴血、勇者无惧、心急如焚。

方法/步骤2:

第一关(英雄模式):也非常简单。先在最前方造一炮塔,敌人一来马上用火雨砸,有钱就造炮塔,有援军就放。顺便达成成就:大胆无惧

方法/步骤3:

第一关(铁拳模式):先放两个炮塔,一开始的3个兽人出来就用援兵,等到他们与哥布林会合了就用火雨砸,一满70元就造兵营用来挡兽人,到最后一小波有点撑不住了,就在最后放兵营,等火雨恢复,然后……兽人们的噩梦就来了。

方法/步骤4:

第二关(战役模式):先升技能,升1级援兵,1级火雨,2级炮塔。然后在第二个战略点造炮塔,第三个战略点造兵营,把集结点设在炮塔左边。一有钱就在第一个战略点造炮塔。如果你人品太差,漏了几只哥布林,那就用援兵消灭他们吧。把兵营升到第二级,再造上第三个炮塔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过最好用火雨消灭最后一波的兽人。

方法/步骤5:

第二关(英雄模式):技能:炮塔2,援兵1,兵营2,火雨2.开始的布局与战役模式一样,然后一有钱就马上在第四个战略点造兵营来挡恶狼。然后把兵营建在炮塔下方,再用火雨消灭第4波的恶狼。随即在下面的两个空位造兵营,最下造炮塔,集结点设在炮塔射程内。看准时机下火雨消灭兽人与恶狼。最好的地点是在第5波的兽人群与第6波的第2波恶狼会合时。

方法/步骤6:

第二关(铁拳模式):技能:炮塔、火雨和援军都是2级,先建一个炮塔,配合援军把守。

方法/步骤7:

一开始出现第3只狼时用火雨砸在他身上。有钱了就在第一个弯位建炮塔,再在左边建一个。(这时,哥布林只是送钱的)兽人群出现后,用火雨砸它。升级第一个和炮塔,在最后造一炮塔,完事。

方法/步骤8:

第三关(战役模式):技能:炮塔、火雨、援兵都是2级,兵营一级。开局为如下阵势:

方法/步骤9:

接着陆续在下面造三个炮塔,顺序为最下、下中、最右。升级两个兵营,第9波用火雨消灭兽人和萨满。

方法/步骤10:

接着升级各炮塔,顺序:先中间,在下面,后右边。余钱随便用。11波用火雨消灭食人魔和萨满。

方法/步骤11:

第三关(英雄模式):技能:除炮塔外都升2级 开局:

方法/步骤12:

开始将援军放在下路,然后中左处建魔法塔,两个路口建箭塔。

方法/步骤13:

升级下面两个箭塔,在左下建两个兵营。适当用火雨消灭萨满。升级上面中间的箭塔及中间的两个魔法塔。

方法/步骤14:

最后一波之前,将上面右边的箭塔改建成兵营,集结点设在下面,士兵+援兵+火雨消灭萨满。

方法/步骤15:

第三关(铁拳模式):技能:箭、魔、火、援兵全2级。开局布阵如下:

方法/步骤16:

当第一波的三个萨满出现后用火雨砸,接着升级中间的箭塔。在最上造一个箭塔,最下造两个魔法塔。当第二波的三个萨满与兽人聚集时用火雨砸。将中间两个魔法塔中的任意一个升级。当食人魔走过箭塔时,立即将箭塔卖掉升级魔法塔,并在下面的一个空位上建魔法塔。升级箭塔过关。

图没截好,“继续”的左上角和上面都是二级魔法塔,除了这五塔没有别的塔了。

方法/步骤17:

第四关(战役模式):先是技能,如图所示:

方法/步骤18:

开局如图所示:

方法/步骤19:

开始很容易,1、2波的兽人群会合时就用火雨砸他们。一有钱就在两边均匀造箭塔,造满为止。将兵营集结点设在出口处。用火雨砸萨满。

拜占庭帝国亡于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公元629年,东罗马帝国第二十八任皇帝希拉克略前往圣城耶路撒冷朝圣,这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希拉克略在一系列战役中大败宿敌萨珊波斯,夺回了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圣物——真十字架(基督教圣物之一,据说是钉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为了表示虔诚,皇帝本人亲自带着圣物步行前往圣墓教堂重新安置真十字架。

希拉克略站上了人生的巅峰,他被称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拯救者,东罗马帝国的拯救者。但他不知道的是,并不遥远的阿拉伯半岛正在悄悄地发生某种原子裂变。这个分裂的原子将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震撼整个基督教世界。

几乎就在他安置真十字架的同时,公元630年,自称是真主安拉使者的穆罕穆德征服了麦加。穆罕穆德用了10年的时间,成功地将阿拉伯半岛互相混战的各个部落团结在伊斯兰教的信条周围。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靠劫掠为生的游牧贝都因人成为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伊斯兰教从诞生伊始就显示了强大的征服欲望,他们眼中的世界分为两部分,一边是伊斯兰世界,一边是“战争的世界”,也就是尚未皈依伊斯兰教的世界。以圣城麦加为圆心,伊斯兰教如同倾盆之水一般开始了肆意的扩张。

根据伊斯兰方面的记载,希拉克略在抵达圣城的时候,曾经收到一封信。信上简单的说,

“以慈悲的真主之名,穆罕穆德,真主的奴仆和他的信使,向希拉克略,拜占庭人的君主致意。愿遵循真主教导的人都得到平安。我邀请你向真主投降。接受伊斯兰,真主将给你双倍报偿。但是如果你拒绝这个邀请,就将误导你的人民。”

在收到这封信之前,来自约旦河附近的一支军队曾经报告说,有一支阿拉伯军队前来进攻,但已被打败。这个报告并没有引起皇帝本人的注意,对于拜占庭帝国而言,这样的边境袭击太过平凡。

实际上,这次战斗只是一个序幕。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由此开始的战争时间长度跨越千年,战争的高潮无疑是1453年。这一年,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军队攻占,中世纪最富丽堂皇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里基督的名字被穆罕穆德的名字所代替。

希拉克略皇帝本人很快就将看到,分裂的原子已经开始链式反应,在征服萨珊波斯之后,异教徒的可怕打击即将降临基督教世界。伊斯兰世界的扩张如同火山爆发般猛烈且具有毁灭性。

公元635年,传说中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大马士革,在被围城六个月后投降。这里将成为伊斯兰帝国新的首都。不甘心失败的希拉克略集结了五万多人的部队,由他的弟弟西奥多拉斯统帅,试图夺回叙利亚。

公元636年8月20日,双方在约旦河的支流雅穆克河谷进行决战,在阿拉伯人的猛烈攻势下,尽管有神父们的祈祷在旁边助威,尽管有无数十字架在旁边壮胆,拜占庭军队试图挽回局势的努力还是付诸东流了——五万人的拜占庭军队几乎被全歼。

叙利亚的命运就此注定,这个拜占庭帝国最富饶的行省从此永远不归它所有。“叙利亚!告别了!在敌人看来,这是多么优美的地方啊。”

伤心的希拉克略皇帝于641去世,这一年,帝国丢失了另一个富饶的行省——埃及。

公元651年,国祚长达千年的庞大帝国萨珊波斯轰然垮台并皈依伊斯兰教,亚美尼亚于653年投降。一位诗人这样惊呼波斯的毁灭,

“哦,人们,你们没见到波斯是怎样毁灭,他的居民是怎样收到羞辱的吗?他们已经变成放牧你们羊群的奴隶,仿佛他们的王国是一个梦。”

公元668年,200艘战舰组成的穆斯林舰队冒险远征西西里岛。669年,距离先知去世仅仅不到40年,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已经遭到穆斯林海陆大军的围攻。

君士坦丁堡之于穆斯林,如同满月之于狼人。每一个宏图大志的哈里发都梦想摘下这个基督教皇冠上的金苹果。在40年不到的时间内,以东罗马帝国创世人命名的这座城市先后遭到了三次围城。公元717年的最后一次围攻,8万人的穆斯林军队甚至带来了小麦种子,在城外开垦土地,打算彻底打垮这个异教徒的城市。

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世界一度岌岌可危。足智多谋的皇帝,叙利亚人利奥三世,凭借诡计、希腊火和保加尔人击败了穆斯林。据记载,1800艘阿拉伯舰队只有5艘回到叙利亚港口。此后700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穆斯林军队到过君士坦丁堡城下。

这次失败深深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对外扩张的步伐。在此后的650年间,君士坦丁堡城墙下再也没有展开过穆斯林的旗帜,直到1453年。假如穆斯林能于717年攻克君士坦丁堡的话,伊斯兰教向欧洲扩张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

在地中海的西端,局势同样千钧一发。公元732年,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混编而成的穆斯林军队甚至翻过比利牛斯山攻入法兰克王国。(穆斯林于公元711年渡海登陆西班牙,并且彻底毁灭了日耳曼人所建立的西哥特王国)

这支穆斯林军队先在波尔多击败阿奎丹伯爵,然后率骑兵沿着通往巴黎的罗马旧道北上,直扑卢瓦尔河流域。

最后在普瓦提埃,距离巴黎仅仅150英里处,势不可挡的阿拉伯军队才被法兰克王国军队以惨重的代价阻挡。

《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英国史学家吉本这样评价这场战役,

“如今牛津的小学可能要教授《古兰经》,布道坛则用于对行过割礼的人宣讲穆罕穆德受真主降示的神迹与与真理。”

公元740年,东罗马皇帝利奥三世在希腊火和保加利亚盟军的帮助下,抵挡住了穆斯林气势汹汹的围城——君士坦丁堡奇迹般的获救了。

穆斯林从此在欧洲销声匿迹600多年,直到另外一个打着真主旗帜的军队出现,这就是奥斯曼土耳其。

奥斯曼土耳其本身是来历不明的,在他们之前,小亚细亚是塞尔柱突厥的地盘。奥斯曼这个部落根本就不属于塞尔柱突厥人,他只是塞尔柱突厥管辖下土库曼人的一支。土库曼在伊朗语里面的意思就是“像突厥人”,也就是被突厥人同化的当地人。

在奥斯曼人出现之前,拜占庭已经被塞尔柱突厥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1071年3月,在安纳托利亚的东部一个叫曼奇刻尔特的地方,拜占庭军队和塞尔柱军队爆发了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东罗马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迫趴在地上,亲吻苏丹脚下的泥土。

这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拜占庭则是灾难的开始。到13世纪20年代的时候,西欧作家已经将安纳托利亚称为“土耳其”。

而在这之前的一千多年里,安纳托利亚则是作为希腊的势力范围存在的。现在,拜占庭永远丧失了这个粮食与人力的来源。

帕里奥洛加斯皇朝时的拜占庭国徽

帕斯卡曾经说过,“倘若克娄巴特拉的鼻子稍短一些,整个世界的面貌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1206年,成吉思汗在蒙古高原开始的战争,无意间决定了上万公里之外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命运。1243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打败了塞尔柱突厥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安纳托利亚随之四分五裂。

在西北部的奥斯曼部落无意间躲过了蒙古军队的打击。塞尔柱突厥的灭亡在安纳托利亚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这个居住在帐篷里,目不识丁的游牧部落逐渐上升成震撼基督教欧洲的世界霸权。

1354年11月,热那亚人运送一支奧斯曼军队渡过达达尼尔海峽,进入欧洲,每人收费一杜卡特。

这是他们,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做过的最糟糕的一笔买卖。

从此,土耳其人永久性地留在欧洲。

陷入内战的拜占庭无力应付这股新生的力量,1359年,伊斯兰军队在阔别650年之后再次出现在君士坦丁堡城墙之外。

1362年,奥斯曼军队占领了以罗马皇帝哈德良命名的哈德良堡。随之迁都欧洲,并将其改名为“埃迪尔内”。

奥斯曼土耳其人力量上升的同时,是东罗马帝国一步一步缓慢地走向坟墓的过程。14世纪末以来,帝国一连串的内乱、民变,消耗了帝国残存的力量。

进入15世纪,整个东罗马帝国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

东罗马帝国皇帝们能从事挽救帝国灭顶之祸的唯一之道,就是不断地向外求援。西欧所有的强国(或稍强的诸侯)、教皇、逐渐崛起的莫斯科公国,几乎都曾接到过东罗马帝国皇帝的求救信,有些国家还接见过皇帝的特使或本人。但是这些呼声,只为东罗马帝国换回不多的援助而已。

15世纪初期的拜占庭疆域

1453年初,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率步兵7万多,骑兵2万多,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一个海岬上,整个城市呈三角形,北面是金角湾(亦称哈利奇湾),南面是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筑有防御工事,金角湾入口处有铁链封锁,南北两面易守难攻。西面是陆地,筑有两层城墙。城外是一条深100英尺的壕沟。城内驻军仅9000人左右,海上有一支由20多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

1453年5月29日,这是中世纪的一个承前启后的时刻。经过长达47天的围城之后,穆斯林军队最终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守军进行最后的保卫战。他脱下紫色皇袍,一马当先冲入土军阵中,并在巷战中战死。

苏丹穆罕穆德二世登上了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这里随后变成了大清真寺。

穆罕穆德二世进入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漫长的距离和漫长的年代里进行斗争的最前线。拜占庭帝国虽然常常走到崩溃的边缘,但是却显示了惊人的生命力。对基督教欧洲来说,拜占庭的存在就是一个心理安慰。只要双头鹰的旗帜依然高高竖起,就说明穆斯林还在很远的亚洲。

因此,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对于西方来说是个巨大的伤痛,“荷马与柏拉图的第二次死亡”。奥斯曼帝国的危险被认为是伊斯兰对基督教世界攻击的继续,欧洲人对伊斯兰教的恐惧逐渐加大。

西方人相信土耳其人是世界末日所产生的长尾巴的怪物,“一半是人一半是马”。“土耳其人”与毫无信义和残酷恶毒成了同义词。土耳其人取代撒拉森人,成为欧洲对穆斯林的统称。

托马斯·布莱特曼在著作中宣称,“撒拉森人是第一群蝗虫,大约在630年兴起”,继承他们的是“土耳其人,一群毒蛇,比他们的先祖更邪恶,彻底消灭了他们的祖宗撒拉森人”。

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消息于7月8日抵达罗马,亚得里亚海掀起了恐慌的惊涛骇浪。根据谣言,君士坦丁堡6岁以上的人全部被屠杀,有4万人被土耳其人戳瞎眼睛,所有教堂都被夷为平地。苏丹正在集结一支新的军队,即将入侵意大利本土。

人们口口相传,特别强调土耳其人的野蛮残暴和他们对基督教世界的迅猛攻击——这些主题将在欧洲回荡数百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