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人直升机,DOTA2当今版本水人出A杖的战略性意义在哪?
水人这个版本确实很厉害,水人是传统的大核,因为这个7.22版本增加了不少英雄的A帐效果,而水人可以复制敌方英雄,复制后在大招持续的时间内可以随时转换本体和复制体,而且可以拥有复制体的除大招之外的技能,出了A帐之后可以复制已方英雄,并且复制的英雄技能都带有A帐效果,下面我来说几个水人不出A和出A的的套路。
一、不出A,复制敌方英雄
1、复制飞机,这个是老套路的,不管是在路人还是在职业比赛中,敌方如果有飞机这个英雄的话,一般都会选择水人进行针对,为什么呢,主要是飞机的前三个技能都是主动技能,而且对于水人的提升是很大的,特别是三技能高射火炮,可以范围性的攻击,水人在复制了飞机之后可以开了一三技能之后再变回本体,本体的高输出高攻速配合高射火炮,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出范围性爆炸输出。
2、复制女王,这个就不用说了,复制女王之后不仅仅有极强的追杀能力(女王的短cd blink),而且有很强的暴发及耗血能力,(尖叫和镖)往往可以单杀很多英雄。
3、复制LION,全敏高攻击的水人只有一个缺陷,那就是控制能力不足,再复制敌方恶魔巫师以后可以给控制,再变回本体攻击,再给控制,能打出奇效。
4、复制沙王,有控制,有输出,还有逃生,可以先给穿刺,再埋沙,再变回本体,水人这个时候可以在沙尘暴里攻击,还可以有隐身及伤害的效果。
二、出A,可以辅助己方英雄,这个时候就会有套路的出现了。
1、复制小牛,飞天大水牛组合,水人再出了A张以后,复制牛头,可以有牛头的强化图腾效果,可以远距离飞E,远距离沟壑,有远距离余震,在追杀,逃生,瞬间爆发。在本届ti9的小组赛中,vg战队的拒绝者使用了一把水人,就是复制本方的牛头,将VP战队好几次在经济经验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团灭,最后成功翻盘,彻底让人们见识到了飞天水牛组合的厉害了。
2、复制花仙子,这个套路目前也在ti9小组赛中出现了,EG战队的rtz使用的水人花仙子套路将VG战队斩落下马,具体是水人复制花仙子后开始二技能暗影之境后转回本体状态,这时候就可以远距离攻击了,而且别人还没发打的到你,化身超远距离移动炮台。
3、复制屠夫,复制了屠夫以后,因为有A帐效果,所以钩子的cd很短2.5秒一次,最令人发指的是钩子的距离,非常长。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欢迎指正,喜欢的话,点个关注,谢谢
dota哪个英雄有战争践踏?
在Dota2中,有多个英雄拥有战争践踏(战争迷雾)技能。以下是一些具有战争践踏(战争迷雾)技能的英雄:
1. 斧王 - 沃卡恩:他的技能“碎魂半月”会使得周围的敌方单位无法移动、攻击和施法,并造成伤害。这个技能就是所谓的战争践踏,也就是战争迷雾。
2. 矮人直升机 - 赫卡里姆:他的技能“空中支援”会在目标区域召唤一个空中支援,对敌人造成伤害和击退。这个技能的范围就是一个圆形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敌人无法移动和施法。
3. 帕吉 - 墨菲斯托:他的技能“邪火”会对目标敌人造成伤害,并使其沉默。这个技能的范围就是一个圆形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敌人无法使用技能和攻击。
4. 风暴之灵 - 雷恩加尔:他的技能“天崩地裂”会对目标区域内的敌人造成伤害和击退。这个技能的范围就是一个矩形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敌人无法移动和施法。
这里只是列举了几个具有战争践踏(战争迷雾)技能的英雄,还有很多其他的英雄也拥有这个技能。
狂铁配合哪个英雄上分?
关于这个问题,狂铁可以与许多英雄搭配上分,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搭配:
1. 狂铁+斧王:这是一对经典的组合,狂铁可以提供控制和输出,而斧王则可以承担肉盾的角色,同时也有不俗的输出能力。
2. 狂铁+矮人直升机手:狂铁可以提供控制和输出,而矮人直升机手则可以提供强大的远程输出能力,二者合作可以快速击杀敌方英雄。
3. 狂铁+巨魔战将:狂铁可以提供控制和输出,而巨魔战将则可以加强队友的攻击速度和伤害,同时也有不俗的输出能力。
4. 狂铁+风行者:狂铁可以提供控制和输出,而风行者则可以提供强大的远程输出能力和移动速度,二者合作可以快速击杀敌方英雄。
总的来说,狂铁可以与许多英雄搭配上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有哪些美国科幻片场面非常震撼的?
推荐近几年排名前十的科幻电影
——————(榜单仅个人喜好,非常的随意)
top 10
《头号玩家》——2018
一部缺少科幻内核的怀旧电影,这更像是一部披着科幻外壳的集体追忆。而且这种追忆对于彼时还在发展中的中国人民来说很不友好,影片中的“致敬”无数,经典形象和画面不断出现,像是一部科幻lalaland。但第一视觉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沉浸式虚拟生活方式的想象,很可能是最接近现实的。
top 9
《火星救援》——2015
和上面那部一样,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皮的荒岛求生。美国人名为了拯救达蒙大兄弟操碎了心,拯救大兵瑞恩、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光这三部电影,为了救他,总经费高达千亿美元,马特达蒙应该给美国政府寄锦旗。但这部电影对于火星表面的呈现,据说是最接近真实火星的,绝望中的希望,这大概是所有“孤岛”电影对于人类生存能力和创造力的最大敬意。
top 8
《太空旅客》——2016
“穿越时间去爱你”这是一部浪漫的科幻。对时间、空间、科技三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和呈现,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的内核,如果还能恰如其分的探索人心,就能再上一层楼。而这部电影,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人性的自私随着时间推移而暴露,一个谎言换来的爱情能不能经得住真相和时间和考验?
top 7
《明日边缘》——2014
阿汤哥还是帅,阿汤哥还在拯救世界。明日边缘属于对于时间极好运用的科幻片,借用“循环”的套路,类似源代码和恐怖游轮,让主角在不断的重复中,找到宿命。影片另一个呈现得很精彩的地方是未来机甲世界的战争场面,相对硬核,符合钢铁直男对于未来战争的想象。
top 6
《降临》——2014
如果外星人能够拥有到达地球的能力,想也不用想你肯定是干不过他的。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来做什么?为什么来?我们该如何接触?是反抗还是臣服还是大家都很好?三体人只用一个水滴就能洞穿地球,更高阶的文明为了防止技术爆炸,毁灭都是银河系级的,二向箔一来,咱就变成纸人了。在黑暗的丛林里,外星人为何而来,是这部电影中最大的疑问。
而与所有外星人造访地球电影都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居然讲的是:沟通与文明。没有冲天的炮火没有炫目的科技,外星文明来了,停在那里,传递出饱含无数“massage”的语言符号,告诉人类未来在哪里。而反观人类,一切的罪恶仅仅被生存左右,为了生存,人类遇神杀神。
“无论语言还是时间,早已成为了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我们使用它们,也陷入它们。我们的思想得以被语言表达,但我们也被语言绑架;我们用时间划分自己,过去、现在与未来,而我们也在时间中囚禁自己,过去的不可重现,现在的不可逾越,未来的不可妄念。而在突然降临的外星文明看来,人类的语言和时间观念都如此奇妙莫名,我们当做全部经验甚或文明积淀的内容,在他们看来更像是牢笼。它们给人类送来了武器,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式,这或许比任何表面上具备攻击性的武器都要更有颠覆性。”—— frozenmoon
top 5
《疯狂的麦克斯》——2015
不同于以上任何一部科幻电影,《Mad Max》是一部对未来世界的反乌托邦畅想。在气候极端变化后,人类城市消亡殆尽。一个个城邦部落,人类倒退回了为生存而战的时代。变异的人类已经衍化成了另一种生物,任何能够繁衍出健康婴儿的女人都被称作圣母。蒸汽朋克、邪典、反互联网、工业、机械、肌肉、铁与血,无处不展现一个极端的未来世界,而未来世界的希望,不过是一片绿洲。
top 4
《星际穿越》——2014
大名鼎鼎的星际穿越,终于出现在榜单里。星际穿越最牛逼的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刻画,几乎用了物理学对于时间空间的一切解释,多维空间、时间扭曲、光速飞船、黑洞里面的世界,都在电影中用画面展现在观众眼前。而诺兰让所有人意外的不是用硬科幻解决硬科幻的疑问,影片的结局,仍旧是落在了爱与人性上。大概这才是诺兰对人类未来的“仁慈”或者“乐观”。所有的问题,由人而起,经过时间的穿越、空间的轮转扭曲最终回到人身上。诺神不忍戳破的现实其实是悲观的,未来可能是绝望的。
top 3
《彗星来的那一夜》——2013
这是一部用稀松平常的生活场景就能让你毛骨悚然、汗毛站立、细思极恐的科幻。它没有未来科技的炫目展示、没有未来战争、没有赛博朋克没有乌托邦或反乌托邦,就只用你每天都在经历的生活场景,告诉你,什么是平行空间,什么是蝴蝶效应,什么是薛定谔的猫。用一个空间讲述了可能存在的无数个空间的故事,当时空产生了交叉,一切变得匪夷所思和前所未有的恐惧。
你现在的样子,是过去的无数个你,无数个偶然和必然综合结果造就的你。但是如果,细想一下,如果当初你选了另一所大学,如果你昨天出门没有坐那辆京A的出租车,无数个如果,衍生出无数个可能性和无数个可能存在于平行空间的你。假如平行空间重叠,你与你相遇,你该怎么面对自己?
top 2
《她》——2013
《她》展现的是后现代文明当中无处诉说也无法摆脱的刻骨孤独感,而在这样的人际疏离背景之下,智能程序以一种救世主的面貌入侵了人心,最终更深刻地搅扰了人性。未来世界里,西奥多的工作是书信撰写员,这份工作仿佛是一块未来生活冷漠、孤独的遮羞布。他每天靠打游戏和phone sex 打发时间。直到一天AI出现,虚拟的她,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仿佛找到了真爱。虚拟的她,给自己取名叫萨曼莎,她了解西奥多的一切,浏览他成长到现在的一切数据,琢磨他的喜好。然后让自己变成西奥多喜欢的样子,然后西奥多爱上了她。
当西奥多觉得她无可替代,是属于自己的“唯一”的时候,影片最大的反转出现了——她不断的消失和变得多愁善感,西奥多突然意识到这套程序可以同时与千万人交互,萨曼莎与自己调情的同时,也正在以其他的身份和性别与无数人温存,那个瞬间,“她”成为了“它”。
科幻电影对于AI的描述,AI对于人类来说,它可以变成她,让你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她是人。而她也可能变成它,让你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这一切离我们都那么近,“云”已经成了当下最热的词,AI已经被我们定义为下一次科技觉醒,但是AI会带来的变化,值得所有人警惕。
top 1
《流浪地球》——2019
时间、空间、科技、人性,这几个关键词的基础上,这部电影多了一个关键词,视觉信息。
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有多难?
很多人不理解航母造起来为什么难,恐怕是觉得二战时期的航母可以批量下饺子,还可以用其他船只改装,所以才有这种印象流吧。现代能造大船的国家造一条二战时期的航母,的确没什么困难,可能很多人觉得,相对于各自时代来讲,现在造航母跟70年前造航母没什么差别。但真相是差别太大了。现代航母技术门槛中最难的东西就是舰载机。
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没有先进舰载机航母什么都不是。这不止是说舰载机本身多难造,更在于为了保障舰载机的战斗力,航母需要一整套复杂得令人发指的系统。
二战时期的舰载机,很轻,战斗机一架一到三吨,轰炸机和鱼雷机一架最多五六吨,现代喷气舰载机,为了保障其性能,一架二三十吨,飞行速度是70年前舰载机的两三倍。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首先高速飞行的重型舰载机需要喷气发动机,而喷气发动机尾焰对甲板的侵蚀极大,这需要现代航母甲板由抗高温的特种钢制造。特种钢需要特殊的配方、特殊的冶炼技术、精密的焊接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各种高精材料的分选、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制造这种特种钢材的国家两只手数得过来。
航母甲板长度有限,重型舰载机不能随便起降,起飞还好说,可以靠滑跃,但降落就必须用拦阻索。拦阻索必须能够拦下几十吨的飞机,又不能损坏飞机,还要保证自身重复使用下的可靠性,拦阻系统必须有效缓冲飞机降落的巨大动能,又要有一套复杂的机械系统加以控制,这又是一个重大难题。
现代喷气战斗机需要大量燃料、弹药,存放飞机需要足够面积的机库,飞机的维护需要大批零件和大量地勤人员,要保证舰载机数量,那么这些不但要占据大量空间和载重,还要有很现今的统筹规划系统进行管理。需要的保障系统多了,人员也多,航母的载重就要增加,对动力系统的考验非常大。航母不是商船,需要至少接近30节的航速,保证重型舰队航母的高航速需要非常强大可靠的发动机,这跟只需要低航速的商船发动机完全是两个概念,能造的国家没几个。重型核动力反应堆的门槛更是高得吓人,跟核潜艇反应堆也完全不能通用。
现代战争的节奏和电子对抗远远超过几十年前,想有效指挥大批舰载机进行作战,需要大批雷达、指挥设备和电子战系统,这些装备都要集成在舰岛上,需要大量人员配置,需要大量电力驱动,这都需要高效的集成体系和强大的发电能力,这又是一道大门槛。
重型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降需要精密的指挥和操作技巧,这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绝不是在陆地上模拟实验就能会的,对人员的培养训练要求极高,需要这个国家本身先具备大批量三代机的装备训练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国家也就是个位数。
重型喷气战斗机和高精密电子设备的娇贵程度远超螺旋桨飞机和原始落后的电子系统,为了保证它们在海水海风的腐蚀下不损坏,设计要求和陆基飞机完全不同,要求更高得多,尤其喷气发动机抗腐蚀要求非常高,稍有问题就会完蛋,这些难题都是螺旋桨飞机不具备的。
舰载机还要能承受弹射器和着舰的巨大作用力而不损坏。陆基飞机放航母上飞,偶尔一次还行,多了就要趴窝,甚至机毁人亡。由于现代战斗机的成本和飞行员训练时间远远长于螺旋桨飞机,事故毁坏和伤亡更加不能承受,对舰载机的可靠性提出的考验比以前大多了。
为了保障重型舰载机的存放,部分舰载机需要折叠机翼,而要不影响机翼强度,对设计的考验非常大。舰载机降落时面对的空气动力情况极其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其飞行控制技术的难度极高。等等。如果航母上搭载的全是大几十年前的轻型螺旋桨飞机,那造航母根本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