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刺客二转,为什么游戏行业近十年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近十年游戏行业没有发展?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10年前即2010年有什么游戏发布了。
在网游端上,国内等待已久的魔兽世界第二个资料片《巫妖王之怒》正式上线,韩国人气网游《龙之谷》,美国riot公司moba型网游《英雄联盟》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内美服进行上线,第二年,即2011年,国服《英雄联盟》由腾讯代理并发行,开始了对国内网游差不多10年的统治。
而在单机上呢?2010年《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2》发售、《精灵宝可梦:黑 白》和《超级马里奥银河2》发售,育碧的《刺客信条2》发售。ps3和wii u成了新一代的家用机,3ds和psv也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的掌机。
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或者说还没普及。
而现在呢?游戏画质越来越好,随着高清4k的普及,好到你甚至能看见主角头发上的头皮屑。在高清画质的加持下,单机大作下的视觉体验越来越好。
不太清楚题主问的游戏行业是国内还是国外行业。不过就先说国外,游戏行业在规模上的确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因为国外的游戏行业有着自已非常成熟的一套体系和运作方式。游戏公司和旗下的工作室每年都会稳定的为玩家提供游戏和服务让玩家选择,无论是10年前,亦或是现在。2020年,索尼新一代的家用机PS5即将发布,任天堂的swich销量也十分喜人,各种游戏大作都预约纷至的发售。国外的游戏行业,不管是10年还是20年,一直都是如此。
而国内呢,10年前的今天,游戏机销售禁令还没解禁,pc上的steam的平台还没发布,更加没有现在大火的各种手机游戏。那时候国内各种网游盛行,单机玩家依靠着盗版生存。
跟现在对比一下,为什么会有近十年没有发展的看法?看看现在的国内游戏行业,游戏机销售禁令解除了,国行ps4和swich有了,国内许多工作室也在进行游戏开发,虽然3A大作还没有,但许多优质的独立游戏陆续而出。更不要说现在的手机游戏如雨后春笋的爆发之势。如果你问到网游?对不起,网游从来不是世界游戏的主流舞台,那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下才造成的特殊流行产物,在MMORPG式微的今天,网游的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明显都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那如果你问世界游戏的主流舞台在哪?那一直在日本任天堂索尼和美国动视暴雪EA那里。
中国游戏发展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怎么评价腾讯手游我是MT4?
“我叫MT”的前世今生
进入 2018 下半年,腾讯明显加快了手游市场的布局进度,仅在 7 月份,腾讯就连续发布 4 款手游新作。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上周刚上线的“我叫MT4”。
熟悉动漫游戏领域的朋友对这个“ip”不陌生,“我叫MT”原本是由一群游戏动漫爱好者,以《魔兽世界》为原型,打造的一系列的网络动画。动画上线后因为其“搞笑的台词”、“优秀的剧情”而火遍了当时的游戏动漫圈。从 2009 年第一部动画上线至今,这个“ip”也快有近十年的历史。
因为“ip”自带超高人气,所以从动画上线至今,也有无数的“MT”系列手游出现,其中乐动卓越出品的“我叫MT”系列,人气最高,最受玩家认可。
当然,“我叫MT”系列并不是一帆风顺, 2013 年第一部口碑爆棚,日活曾高达 200 万。第二部口碑一般,不温不火。
而 2016 年的第三部更是陷入与网易的“抄袭官司”,口碑一落千丈。
(涉嫌抄袭“梦幻西游”让“我叫MT3”口碑跌到谷底)
近两年“ip移植”成为手游行业新趋势,因为经典“ip”自带粉丝和流量,开发起来更为有迹可循,所以众多手游大厂纷纷开始找寻找经典“ip”,之前介绍过的“拳皇:命运”等游戏,均出自对于经典“ip”的移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游戏、动漫圈都久负盛名的“我叫MT”,被开发商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
(上线之前的宣传介绍)
“流量”、“营收”、“口碑”我全都要!
这款由腾讯与乐动卓越联合开发运营的“我叫MT4”,一上线就引发了游戏动漫爱好者们极大的关注。App Store 上搜索指数一路飙升。
有老牌开发商的保证质量,又有腾讯负责运营宣传,“我叫MT4”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我叫MT4”上线不到 6 个小时就登顶 App Store 总榜(免费)和游戏榜(免费)的双料第一!并且体现出极强的“吸金”能力,在畅销榜上的排名也是迅速攀升,截止发稿前,“我叫MT4”已经处在四个榜单的前三名,成绩斐然。
游戏总体质量是比较出色的,无论是宣传的“精致画面”还是创新的玩法,“我叫MT4”都让世人看到了这一作的诚意,游戏类型也从之前的“卡牌RPG”转型成为了“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这也让许多因为魔兽而入坑 MT 的玩家兴奋不已。
(“我叫MT4”的游戏画风类似“魔兽世界”)
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腾讯想要打造国内的“视听生态网络”,在入股多家直播平台之后,腾讯开始试水“生态网络间的流量互利”。
这次“我叫MT4”上线,腾讯就利用“虎牙直播”进行宣传造势,利用大主播的人气宣传游戏,而反过来,一款热门的手游也有可能催生更多的主播反哺平台。
(游戏主播能对游戏宣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出色的游戏品质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最终让“我叫MT4”获得了很高的用户评价,好评率高达 96% 左右。可谓是“流量”、“营收”、“口碑”三丰收!
不断尝试的“乐动”与“腾讯”
游戏市场的风向是瞬息万变的,今天玩家喜欢这类游戏,明天就有可能转投别人的“怀抱”。
就像之类火热的“贪吃蛇大作战”、“天天酷跑”等休闲游戏,虽然曾经风光一时,但是一旦玩家的口味发生变化,那么游戏品质再高也难逃“落伍”的命运。
“以不变应万变”并不是游戏开发界的真理,不知有多少游戏开发商因为“守旧”而错失良机,最终被市场淘汰。
做游戏也不是撞大运,“旅行青蛙”那样的“成功”并不能复制。
虽然“我叫MT”系列的二、三部并不能算成功,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断尝试的“乐动卓越”。
无论是“卡牌RPG”还是“回合制”,都是“乐动卓越”对于游戏玩法的尝试,虽然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游戏开发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从“卡牌”到“回合制”再到“MMORPG”,乐动一直在尝试)
诚然,如果没有二、三部“失败”的经验,我们不一定能看到如此成功的“我叫MT4”。
而腾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十年前的腾讯,虽然已经代理了好几款游戏,但是“游戏”在腾讯内部的地位,可能并没有当时“电商”等热门领域高。
十年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民娱乐”的年代。
年初腾讯公布的财报显示,腾讯 2017 全年总营收 2377.6 亿元,而游戏总营收 978.83 亿元,约占总比的 42%,而手游收入,更是占到了游戏总收入的 64%。
“游戏”,已经成为了腾讯名副其实的“造血工厂”,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腾讯的游戏布局更深入,方式更为高效。
无论是经久不衰的“角色扮演”还是异军突起的“战术竞技”,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氪金升级”,腾讯都深耕于每个种类,而且给予开发团队极大的自由。
所以我们看到,腾讯既能出品“天天酷跑”这样的休闲手游,又能开发出“王者荣耀”这样的“竞技大作”。虽然一路上带着“非议”与“质疑”,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在游戏领域,综合“开发”、“运营”、“宣传”、“营收”等等方面,“腾讯”是国内当之无愧的 NO.1。
“我叫MT4”的成功,并非偶然。目前来看,这款游戏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这样一个经典“ip”能否通过这部手游重回巅峰?我们拭目以待。
前期宣传超吸引人?
看到这个问题,狂狼想起了当年玩过的一款网游:斩魂。
《斩魂》是网易耗时3年开发的一款3D大型闯关格斗网游。游戏于2011年7月至9月进行了内部封闭测试。《斩魂》网络游戏于2018年6月4日15时终止运营。
说真的,当年的这款游戏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当年游戏打出的口号是要与DNF对抗的。从故事背景到游戏画面,从职业分类到操作手感,当年的斩魂确实不比DNF逊色,个人感觉,中国古典风水画面要比DNF的地下城风格好得多,而且游戏宣传投资都做的很大,记得当年还有一个四国邀请赛弄得也很热闹。可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斩魂最后彻底崩盘,狂狼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端游,实在是伤的太深了!
至于斩魂崩盘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是运营策划的问题。本来游戏的运营规划应该越来越好,但不知为什么,后期游戏出来的活动越来越变味,刷图难度上升、装备材料爆率降低、尤其后期出了个观星的活动,直接导致大部分玩家不满,玩家流失特别严重,到后期游戏经常会停服更新,而且停服更新时间越来越长,更新内容越来越脱离游戏实际,尤其到后期职业技能修改的越来越不公平,导致各种的怨声载道,玩家流失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记得当时我玩的是剑侠职业,早期在PK场上不惧任何职业,因为那时候职业比较平衡,只要双方实力接近,胜负都是五五开;可后期游戏经过不断的更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打不过任何一个法系职业了,哪怕对方的操作明显不如我,可利用职业优势依旧把我压制的死死的;无奈之下只好与战士职业PK,可打着打着发现一样打不过。所以只能跟平时要好的剑侠职业玩家打内战。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好友栏里的剑侠职业头像再也没有亮起来过。再看PK场上,排名前十位的职业,前七位都是魔道,后三位全是仙法……万般无奈只能弃游,最后眼睁睁的看着游戏轰然倒下,最后在吃瓜群众的围观下,只剩下一地鸡毛……
所以,这款让我印象深刻的《斩魂》游戏,完全符合楼主提出的问题。
如何看待国内目前玩家宁愿手游氪金也不愿购买正版的现状?
这个问题有需要纠正的地方,大部分氪金手游其实也是正版游戏。你的问题应该是指对单机和网游的看法。
在国内确实比较流行网游,这主要游戏性质所决定的,网游强社交,重攀比,任何玩家都可以免费体验,但你想玩的爽,那付费的深坑就在等着你跳入。
正版单机的游戏如果你要体验就必须付费下载,这就存在着一定的门槛了,我都不知道好不好玩,你就要收我钱?我接受不了。这一心态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在十几年前PC游戏在国内大规模发展,但作为游戏最主要的受众,学生党的囊中羞涩,要玩游戏也只能通过各种破解,玩免费的,所以在大家心中,单机游戏,也就是本体付费游戏在大家看来应该是免费的,不应该是收钱的。
总结来说,不是大家不想玩优质游戏,而是大家想在更低的门槛,玩到更爽的游戏。
你认识的沉迷游戏的人最后怎么了?
首先我得先道个歉,因为我自己虽说喜欢玩游戏但不到沉迷的程度,但是我周围的人一个个的就惨了,且听我细细说来。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偶然买了一台电脑,那个时候我跟叔叔的小孩玩的很好,于是我经常叫他来打游戏,那个时候的电脑游戏也就是个血战上海滩啊,流星蝴蝶剑啊,虽说制作稍差但是很是吸引小孩子玩。结果呢,这一玩不要紧,他上瘾了,……懂我意思吧,然后他就在不让玩的情况下偷偷去网吧(虽说也是我带领着去过),大家也都知道网吧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但是!!!我们这边小镇上有黑网吧,还是好几个,况且正规网吧在查的不严的情况下还是很愿意多点收入的(我们那的大型网吧都有通风报信的人)。
后来,他就成了网吧的常客,家里人也知道但是管不住,我叔叔忙着外出打工养活家,婶婶又没有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觉悟,不然我觉着他也不至于变成现在这样,至于现在什么样,嗯,初中三年不好好读书只想着玩游戏,也结识了一帮“兄弟”,请允许我用兄弟称呼他们,这些人混在一起聊天,混日子,一起去网吧玩游戏,一起不学习,考高中的时候没过线,我叔叔花钱让上了一个录取线可以算没有的高中,然后用尽各种人情在我们这的好高中借读,在高一快完的时候因为打架被剔除借读生的身份,又回去那个鸟不拉屎的高中勉强读完高三考了一个不高的分数上了一个我也忘记是高职还是大专的学校,然后开始了混日子的生活,故事就到此结束了(Ps.他有网瘾的时候,家里人都劝过,我也曾劝过好多次,也很后悔当初带他去黑网吧)
第二个故事
上初中之后
我在初中的时候整个人是非常抑郁的,性格也十分内向,但是是有几个好朋友的,那就是跟我坐过同桌的几个男生和一起跟我上学的男生(我是男生,没有同性癖好)。 有一个朋友家里很有钱,在我的印象中是这样的,我带着他第一次去了网吧(是的,又是我)我那个时候没有零花钱,但是很喜欢去网吧(有时候就只是去看看别人玩游戏),有一次他问我去不去网吧,我说我没钱,他说他请我,我犹豫了好一会说行,然后带着他去了网吧(他那个时候都不知道网吧在那),自此以后他请了我好几次网吧玩游戏的钱(虽说我最后还了一些但还是觉得他很有钱),我这人还是很有羞耻感的不好意思总用别人的钱上网于是再没有去过。但是据我所知他在去了网吧之后也上瘾了,(是的,也上瘾了)从此过着上课想着游戏,放学直奔网吧的生活,(那个时候打的最多的是cs,也有流星蝴蝶剑,天龙八部),我感慨万千,羡慕着有钱人的生活,顺便刷了套数学试卷。
他学习本来还行,就是沉浸网络之中后便一落千丈,但是!!但是!!这个货最后是我们班少有的考上高中的人,而且现在进了警察学院???真是令人羡慕的生活,这个沉迷网络的人也是我带进这个网络世界的。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就比较短了,而且这个人不是被我带进游戏世界的,他是自己进去的,但是跟我关系很好我还是觉得不说一下对不起我自己。 我跟他初中认识的,初中他不碰游戏,真的,从来不碰游戏,就是很喜欢抓人,一抓一个血道道,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你跟他坐你也会这样。
同样,他也是我们班少有的考上高中的人,考上高中之后,便开始沉迷游戏,他沉迷的游戏是QQ飞车,我曾经有幸看过他的飞车的技术,看着看着只想说一句卧槽,请帮我代打,那个飞车技术真的是绝了。 问了跟他高中同班的我的初中同学,才知道他竟然连着好几天都不去上课,一直在网吧玩游戏,听完之后我整个人都震惊了,然后我听着网管给他说你机子没网费了,充不充,他说了句先欠着,你给我充了,看到这你们是不是想说两个字,没错,那个时候我一句卧槽直接崩了出来,跟网管好到这种程度究竟是呆了多长时间,不多说了,他最后也是考了很低的分上了一个不知名的学校。
第四个故事
大学同学
我所在的大学为某一985,双一流学校,大一的时候,我们宿舍4个人,3个人玩lol,只有一个人不玩,我那个不玩lol的舍友啊,真的是模范学生。 你见过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准时睡觉的大学生吗????你见过不玩游戏最多玩一下Nb2k(抱歉,因为我不玩这个所以也只是知道大概是这么个名字,说错了别介意哈)的大学生吗?是的,我见过,我那个时候觉得我这个舍友太可怕了,早上五六点起床真的是我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
然后,然后,然后,一个宿舍4个人只有一个人不玩lol,其他三个人强力推荐他玩一玩这个游戏(嗯,也包括我),那个时候心想着是想让他在自己无聊的大学生活中无聊的时候玩一玩lol,想来像他这么自制力强的人应该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生活。 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也玩lol上瘾了(是的,也上瘾了),我没有想到像他这样生活规律的人竟然会沉迷游戏,但是挽救也来不及了。大一的时候,除了上课,吃饭就是打lol;大二的时候,偶尔翘课打lol,考试的那个考试周也在打lol;大三的时候,经常翘课打lol,充钱,也开始打王者荣耀,最近吃鸡火了舍不得花钱所以一直在玩荒野行动pc版,不得不说,他游戏打的很好,lol一个卡特琳娜玩的出神入化,王者荣耀一个貂蝉,诸葛亮秀的我想哭,他的平均吃鸡率也是真的高。
但是,对于学习,对于本该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我以为他会吸收上一年挂了许多科的经历在考试之前好好看看书,然而没有,甚至比上一年更夸张,考试前几个小时才开始看,如果有学医的小哥哥小姐姐看到请告诉其他人我们一个学期学的课本是多么的结实,多么的厚实,多么的地道好吗?几个小时除非有过目不忘的神通负责是不要指望及格了,好了,故事就到这了,毕竟我大三的第二学期还没开始,我还不知道他究竟挂了几科,只能祝他在接下来的时间能够摆脱网络游戏,好好的为人生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