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快过年,手机里各种APP都开始给我推送啥年度歌单、年度账单、年度出行报告,搞得花里胡哨的。看着挺热闹,我也跟着凑个趣,不过我没去看那些APP生成的报告,我琢磨着,我自己这一年到头在网上搜些这玩意儿可能比啥报告都实在。干脆,我也给自己搞个“个人搜索年终盘点”,看看我自己的搜索记录。
为啥要干这个?
主要就是好奇呗。你想,每天打开浏览器或者APP,第一反应就是去搜索框里敲字。工作上的难题、生活里的琐事、临时的兴趣、身体的小毛病… 啥都往里扔。我就想看看,我这一年的时间,脑子里到底都装些关注点都落在哪些地方。毕竟我觉得搜索框这玩意儿,大概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状态的地方,它可不会跟你说客套话。
动手开干:扒拉我的搜索记录
说干就干。我平时用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常用的搜索引擎嘛就那几个大厂的。我记得它们后台应该都有个地方能看历史记录。
第一步,找入口。 我先是点开搜索引擎的APP或者网页版,钻到“设置”或者“我的”里面去找。这入口还真不好找,藏得挺深。我点来点去,在一个叫“隐私设置”、“账号管理”或者“数据与个性化”类似的地方,找到“搜索历史”或者“活动记录”的选项。
第二步,导出数据。 找到历史记录页面就好办。一般旁边会有个“管理”或者“导出”之类的按钮。我点进去,看到有选项可以导出我的数据。我选“搜索历史”这一项,然后把时间范围设置成“过去一年”或者自定义一个日期范围。接着就是确认导出,系统提示我说数据准备好后会发邮件通知我,或者直接提供一个下载链接。我就点确认,然后等着。
第三步,下载和整理。 没等太久,邮件就来,里面有个下载链接,或者直接在那个管理页面就能下载。下载下来的是一个压缩包。我把它解压开,里面通常是一堆文件,可能是HTML格式,也可能是JSON或者CSV表格。反正不是那种APP给你做好的精美报告。我直接用电脑上的记事本或者表格软件打开那个文件。
翻看记录:我的2023搜索画像
打开文件一看,嚯!密密麻麻全是字。从年初到年尾,一条条搜索记录就这么摊在我面前。我就这么从头往下翻,一条条地看。
- 工作搬砖实录: 这部分占大头,各种“XXX框架怎么用”、“某个报错代码是什么意思”、“某个函数用法示例”、“XX技术最新进展”…… 简直就是我工作的血泪史。看到某些搜索词,我都能回想起当时被某个bug或者需求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样子。看来为糊口,确实没少下功夫。
- 吃喝拉撒睡: 工作之外,就是各种生活琐事。“附近哪家馆子好吃”、“XX牌子纸尿裤对比”、“孩子发烧怎么办”、“XX电影讲啥”、“怎么清洗羽绒服”……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没落下。这些搜索真实地反映我的生活轨迹和家庭角色的变化。
- 临时起意与瞎琢磨: 偶尔会蹦出来一些很跳脱的搜索。比如突然搜个“人为什么要打哈欠”,或者“XX明星八卦”,还有“周末去哪里玩比较好”。这些大概是我摸鱼、放空或者心血来潮时候的产物,给枯燥的生活加点料。
- 健康焦虑与养生: 随着年纪增长(也许,哈哈),搜“脖子疼怎么办”、“如何缓解腰肌劳损”、“XX症状是啥病的前兆”、“失眠怎么调理”这类内容也悄悄变多。看来身体这台机器也开始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养。
盘点完的感受
把这一年的搜索记录从头到尾翻看一遍,感觉挺奇妙的。就像是坐上时光机,把自己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忙碌焦虑又快速回顾一遍。那些当时觉得天大的难题,现在看只是搜索框里的一行字;那些当时的快乐和期待,也凝固在某些关键词里。
虽然整个过程没啥技术含量,就是翻看、回忆,甚至有点像在“窥探”过去的自己,但我觉得还挺有价值的。它比任何APP生成的报告都更“私人订制”,能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关注点在哪里,时间都花在什么地方,哪些是真正的需求,哪些只是一时兴起。
这回“个人搜索年终盘点”实践,对我自己算是个挺不错的年度小结。不为给别人看,就为给自己一个交代,看看这一年,我都在关心琢磨挺